從軍營回到黃家堡,見趙雲、張遼、太史慈和魏延四個未來騎軍主將正好牽馬從馬廄出來,呂布笑道:“四位兄台,爾等愛馬都裝備馬中三寶(馬掌、高橋鞍、雙邊馬鐙)了,與馬匹適應配合得怎麼樣?”
趙雲回道:“奉先,有時候子龍真想打開汝腦袋看看,為何汝能鼓搗出如此精妙的物件,吾師送子龍的白龍駒裝上馬中三寶之後,吾感覺在馬上施展師傅的槍法更得心應手了。”
太史慈點頭道:“有了高橋鞍和雙邊馬鐙,吾對即將率領的騎兵連續奔射更有信心了,吾打算旗下兵力大部分招收牧民,牧民本來馬術就不錯,如今加上軍馬都有馬中三寶,子義保證人員招齊之後三月即可形成初步戰鬥力。”
張遼笑道:“子義汝麾下騎兵奉先交代訓練成極具奔射特色騎軍,有雙邊馬鐙可以不再用雙腳用力夾緊馬腹以免墮馬,用馬鐙即可控製馬匹,雙手解放出來了,隻要稍加連續射箭即可;本來奔射不太要求單箭準確性,隻需所有騎軍往軍令所指方向射出箭就達到目的,汝騎軍形成戰鬥力容易爾;不像奉先對吾狐騎之要求,馬上箭術、馬刀劈殺甚至長兵器都要求熟練。”
魏延撇撇嘴,道:“爾等三人都是輕騎軍,子龍和文遠兩位有現成騎兵,而且大部分還是原來大草原上馬賊收服過來的騎兵,上好的兵坯,要求嚴格點三個月形成戰鬥力不成問題;子義汝之兵員隻要到牧場去走一圈不難招滿員。奉先要求吾所率騎軍為重裝騎兵,不但馬匹全要挑選耐力、體力都強的高大戰馬,練兵員還要與典韋那傻大黑粗去搶,吾才是真的苦悶。”
在場眾人都樂得大笑起來。這十名戰將分配好任務之後,魏延和典韋都是重裝兵,一個騎兵一個步兵,兵員因穿著重裝盔甲都需要尋找身材高達力氣、耐力都要強的,兵員緊缺,魏延八尺(後世近194cm)和典韋八尺五身材,二人在招兵初為了搶奪兵員不止一次當眾大打出手了,可惜魏延步戰屢屢被典韋欺負得狼狽不堪,氣憤之下魏延直罵典韋傻大黑粗,在應征處前想以貌搶奪兵員;而典韋這個麵貌忠厚老實內心奸詐狡猾之輩則拉著招來兵員現身說法揭魏延武藝不及自己的瘡疤來打擂台,針鋒對麥芒。估計今天魏延不去招兵處是有躲典韋的意思在裏。
呂布道:“文長汝的重騎兵員不怕沒有,在我五原郡治下有很多薑人放牧,薑人普遍長得比我漢人高大,汝可與子義一起到放牧區找兵員呀,坐等上門搶不過惡來就主動出擊嘛,困難就是讓我等克服而不是苦悶的,汝所需馬匹吾外公早就準備好了,積攢多年,重騎馬匹多年以來都是吾外公主要關注事項。”
魏延聽了兩眼發亮,樂嗬嗬的道:“多謝奉先指點迷津,子義,現今我倆就去放牧區去,可得說好了,兵員吾先挑,子義乃仁義之人,絕不是典韋那傻大黑粗可比擬的。”
太史慈可不上當,笑道:“牧區兵員投誰麾下不是你我說了算的,是兵員自己選擇自己說了算,不存在誰先誰後。”
魏延聽了可急了,本來按要求他的兵員就比較難挑,可不能跟典韋幹仗之後還跟太史慈再幹一仗,魏延可是知道這些牛人沒一個好惹的,相處這段時日相互切磋也不少,魏延可沒把握打得過太史慈。哭著臉對呂布道:“奉先,吾之重騎兵員本就難尋,如今還有典韋那傻大黑粗與吾爭搶,要是因為兵員不足導致我重騎遲遲不能成軍奉先可不能責罰我啊。”
眾人見魏延耍賴,明擺著就是賴上呂布,明顯一雙雙鄙視的眼光瞄向魏延,魏延完全沒有不好意思的覺悟,心知初來五原,人生地不熟的,反正呂布多得是點子解決自己麻煩,能賴就賴,隻要自己重騎能盡快成軍怎麼樣自己都樂意了,想想一隊重騎在開闊地那無堅不摧的攻擊就足以讓自己承受這些許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