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天(1 / 3)

第十章 明天

在考研的衝刺階段,李楠總是在自習室陪著梓木複習到深夜。他怕自己打擾到梓木就一個人在梓木的後麵坐著,在梓木感到氣溫悶熱的時候,就去買來清熱的飲料,悉心的將飲料下麵鋪好紙巾,以免蒸發的水珠浸濕了資料。細膩的梓木,把這些小細節都在晚上臨睡前認真的記在了日記本裏。

周宇和李景然也都開始發揮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奮鬥精神。兩個人約好了,一兩個人一直中下等的穩定成績畢業,一起找工作一起租房子住,雖然是小房子但是能讓彼此離的更近。

大三的最後一個月假期,梓木的父母告知了梓木可能會被送去法國深造。她得知這個消息後唯一的反應就是“可能會與李楠分開了”每每想到這她便不能入睡。她害怕最後和李楠不在一個城市。她怕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別離。這是她一直以來深信的事。

她上課的時候,總是走神。周宇看出來了,有時候一巴掌拍她一下。把她從走神中打醒。

她想到了她孤單的遊走在法國的香榭麗舍大街,作為一個異鄉人感受到了無限的孤單和脆弱。李楠在北京的某重點高校裏繼續安穩的當校草,深受學妹學界及偏女性化的學弟深愛……熟悉的城市,熟悉的景致,卻再也不見了熟悉的人。但是她似乎無力去抵抗家長的決定。

臨考前的一天,李楠約她出來。

梓木穿著明黃色的小裙子從居民樓裏出來,看見了李楠。梓木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柔軟的投放跳躍著。她朝他微笑著,那一幕李楠覺得像是一首詩。

李楠的手裏拿著一個用透明的袋子裝著的綠色植物。梓木好奇的問“這是什麼?”

李楠說:“迷迭香。”

“送給我的?”梓木問。

“對。”李楠回答道。

“讓我聞一聞。”梓木開心的接過來。

梓木用力吸著這個綠植的香氣,有茶香,又帶有點辛辣。

“這個有什麼作用?綠化環境嗎?”梓木問著。

“當然不僅是這個,迷迭香有一句話語就是莎士比亞的著作中有一句話——迷迭香是為了幫助記憶,親愛的,請你記住……”李楠眼神溫柔的看著梓木。

梓木察覺到了李楠在心中的那一絲絲微妙的不安與緊張。但是梓木不敢多問,怕問的太多,會知道更多讓自己傷心的事情。

最後考試,梓木和李楠考上了相同的大學的研究生,並且都是繼續在北京深造。梓木收到通知書的那天如釋重負,她做到了。周宇和李景然考上的都是兩個人用來兜底的學校。雖不是同一所大學,但是距離不遠,也就不到兩個小時的公交車程。距離大學開學還有三個月的時間。

四個人都在商量去哪裏度過這個人生中退休之前最長的假期。

“去烏鎮吧。”李景然說。

“恩,是啊我也想去,小橋流水,石板小巷……年華似水。”梓木說。

“好啊好啊,聽你的!”李楠看著梓木開心,自己也變的很開心。但是開心的有點落寞。

“你看看人家李楠對梓木多好啊。”李景然對周宇說。

“我對你也很好啊,以後我不出聲就都是默認了。一切都聽你的,多好。”周宇說。沒過幾日四個人便踏上了去烏鎮的旅程。

四個人無論走到哪裏都瘋狂的照相留念。李楠總是想的周到,在大家都玩鬧的時候就把住處訂好,兩個標準間。

走進了狹小的古色古香的巷子裏的時候,走在那用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鄉民,就會讓人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不時會有濕潤的風吹來。這裏確實和北京很不一樣。

梓木想到了陪伴自己20年的北京,她對北京的感情更像是父女之間的情誼。無言而厚重。忽然間想念北京,但也不清楚是愛上了北京,還是愛上了在北京那些愛過的人。還是因為把最青澀的青春,最激烈的付出揮灑給了這個最好的城市。當她來到烏鎮的時候,她清楚了,她愛上的是那段無法挽回的時光。

想到了杜威,想到了她和他在一起的那幾天。被她誤會的一段曖昧日子。而如今他已經在別的國度裏。呼吸著另一個城市的空氣。開始演繹自己的下一段故事,與梓木沒有任何關係的日子。想到了微笑190,這個在有限的回憶裏一直麵帶微笑的男孩子,如今又是在哪裏?

南方小鎮的色彩會比北京更鮮豔一些,長滿青苔的粉牆黛瓦,榆樹下的斑駁倒影。或粉紅或深綠。拚湊出一種水墨畫般的美好畫麵。等一世為看一眼,而這一眼確是一萬年。

這裏的人們安逸而悠閑,沒有焦慮沒有排山蹈海的壓力。他們像是盤踞在水下,這個鎮賦予了他們溫潤如玉的靈魂,多多少少有些相似。即便是胭脂若隱若現的婦人,即便是街邊賣油紙傘的小商販,他們的靈魂裏多少已經共有了這個小鎮的獨有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