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意式葡萄酒的複興(1 / 2)

意式葡萄酒的複興

專題

早年的意大利,_直向世界出口他們的文化,引領世界潮流。中期的意大利出口人民,移民潮將意大利人帶到了當時世界上發達地區的各個角落。而如今意大利人站在文藝複興的發源地,托斯卡納,再度完成了一次葡萄酒的複興。

在法國留學時,每一次搬家後進行采購,都會去超市買一瓶意大利橄欖油、一瓶意大利的巴薩米克醋(VinaiqreBalsamlque)以及一大包意大利麵。這三種食品滿足了我留學生活飲食的基本需求。然而,法國與意大利近在咫尺,我卻沒在法國嚐過意大利葡萄酒,隻因法國人實在鍾愛自己釀的酒,超市的貨架上隻有法國酒。第一次認知並品嚐到意大利葡萄酒,是在台灣中部一間葡萄酒餐廳裏。餐廳經理兼侍酒師Frank是一位非常熱愛傳播葡萄酒文化的人,他的餐廳裏藏有2DOO多瓶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釀,其中他最喜歡的要數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的葡萄酒。他說:“目前台灣消費者大多隻了解法國葡萄酒,對其他國家的葡萄酒基本隻有國家級的概念,沒有細致到產地。其實在法國之外,還有許多優秀的葡萄酒,比如意大利的基安蒂(Chianti)和裏奧哈(Rioia),都是堪比波爾多、勃艮第的好酒。”

意大利與法國一樣,同為葡萄酒文化曆史悠長的國度,然而為何葡萄酒產品在世界範圍的推廣會出現意大利不亮法國亮的現象?不得不說這與民族性格有關,雖然法國人生產的東西,意大利人都有,而且意大利人生產更多(比如咖啡和跑車)。但法國人確實是營銷天才,他們創造出全球隨處可見的奢侈品牌;率先建立了葡萄酒分級製度,把法國葡萄酒賣到了世界各個角落。他們讓法國成為了高尚和優雅的代言詞。反觀意大利,作為羅馬人的後代,喜愛“慢生活”的他們似乎有點“紈絝子弟富不過三代”,從上世紀末開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都日漸走下坡路的感覺。

其實早年的意大利,一直向世界出口他們的文化,引領世界潮流。從文藝複興時代開始,早期的意大利有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傑出的大家影響了世界的藝術和文化史;中期的意大利出口人民,移民潮將意大利人帶到了當時世界上發達地區的各個角落,以至於意大利文化在當前的發達國家或多或少都留下了蹤影。這些移民的意大利人在後期給當地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他們帶去傳統意大利食物,如意大利麵、披薩餅、冰淇淋以及奶酪,如今都成為了全球性受到喜愛的食物。當然他們帶去的還有意大利的葡萄酒。然而當年的意大利人卻沒有太過認真地對待他們的葡萄酒,在鄰居法國設立好葡萄酒分級製度,並在全球市場上大受歡迎的時候,性格樂觀的意大利人仍滿足於自己國家豐富多樣的葡萄品種,及其釀造出的品質各異缺乏體係監管的葡萄酒。直到有一天,意大利人發現世界葡萄酒市場已經被法國的霞多麗和赤霞珠占領的時候,他們才猛然醒悟,原來自己已經被葡萄酒世界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