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克恭敬的退了下去,把齊梟的決定告訴給守在殿外的文武大臣們。
右相一派人在知道齊梟的這個決定後,馬上就反對起這個決定來。右相更是仗著自己多年輔佐文帝的情義,這個時候和一幫追隨他的文臣在殿外鬧了起來,指責齊梟這個太子不顧逝去的文帝,居然違抗祖製。
等他們一幫文臣將場麵鬧大後,齊梟從寢殿裏踱步而出。
右相見到齊梟走出來,對著漢白玉鋪成的地麵就是重重的三個響頭磕下去,“啟稟太子殿下,未有生育的妃嬪需要給皇帝殉葬這是雲龍國開國以來就有的規矩。現在皇上剛剛駕崩,太子殿下就枉顧開國以來就有的祖製,太子殿下這樣做恐怕會讓駕崩的文帝陛下在九泉之下寒心。”
右相這一開口,就給齊梟扣了一定不孝的大帽子。
試圖給齊梟一個下馬威。
他們這個陣營裏的文臣們最近一直在被齊梟打壓,若不是文帝當時還替右相求情,齊梟可能早就把他們這些文臣直接罷免了。
現在文帝剛駕崩,齊梟這個太子剛要登基,各方的勢力可能會蠢蠢欲動起來。右相他們這些文臣也知道齊梟曆來就不喜歡他們,他們若是現在不給齊梟添點堵,給齊梟點顏色瞧瞧,齊梟登基後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要出手收拾他們這個陣營裏的人了。
右相現在一上來就冠冕堂皇的給齊梟扣上一頂不孝的大帽,試圖降低他這個太子在百姓們心目中的威望。而且他們現在就跟齊梟鬧起來,等齊梟登基後想要出手對付他們,輿論上必定是支持他們這幫文臣的。
再怎麼說讓宮嬪殉葬是祖製,齊梟這個太子要廢除這條祖製,那就是存心讓文帝陛下在九泉之下孤零零一人。
而他們這幫文臣們這般勸阻齊梟,也是為了駕崩的文帝著想。他們都是忠臣,哪天忠臣被虐殺了,那隻可能是遇到昏君或庸君。
珺寧大長公主在寢殿裏聽人把右相他們鬧事的事情說了一遍。她接過青晨遞過來的手帕,將臉上的眼淚一擦,目光看了一眼依舊哭得死去活來的年貴妃,對青晨道,“呦呦,扶我出去。”
當青晨扶著珺寧大長公主來到殿外時,雪天裏,跪了黑壓壓的一片人。其中右相正帶著幾個人還在不停的給齊梟扣不孝的帽子。
珺寧大長公主冷著臉,走到齊梟身邊,聲音冷酷的對右相說道,“讓妃嬪不要殉葬這事情是本宮皇弟生前就決定好的事情。皇上在世時,就經常說要為百姓們謀福祉。後宮的妃嬪們,也是皇上的子民,不讓她們為皇上殉葬這事在右相你們看來,怎麼就不正常了?”
珺寧大長公主完全清楚齊梟的能力足以將右相這些人製服的妥妥的。可曆來文人的嘴啊,顛倒是非者多。他剛要登基,若是得罪了這幫文臣,以後難免會有不利於齊梟的閑言碎語,她這個皇姑母現在不為他掃清障礙,都對不起文帝臨終前的囑咐。
珺寧大長公主又厲聲對右相他們一幫人說道,“右相你們也不用再拿這件事情來煩太子殿下了。本宮也不支持妃嬪們殉葬。若是因為這件事情違背祖製而讓先皇們遷怒,那全有本宮一力負責。”
珺寧大長公主等於把責任都往她自己身上扛。
等她話一說完,把其他的氣勢給壓了下去後,珺寧大長公主又拿出她大長公主的氣勢來,一隻手握住齊梟的手,另一隻手握住青晨的手。她將他們兩人的手高高舉起,對著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高聲道,“皇上駕崩前,把雲龍國的江山都托付給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繼承皇位也是眾盼所歸。本宮希望在場的所有人,以後可以輔佐太子殿下將整個雲龍國治理好。當然了,若是有異心者,那也別怪太子殿下到時候對你們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