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管理培訓可以建立“通用型企業學習係統”嗎?(1 / 2)

培訓收益的存在是中小企業培訓管理的基礎,而組織協調難、管理成本高、培訓資金缺口大以及培訓風險的存在則是“攔路虎”

中小企業如何建設節約型學習型組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模式出現。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的探索,許多組織和機構一直在繼續。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便是其中之一。

由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中國開發區協會、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等多家機構聯合主辦、中國航天下屬的中國直播衛星公司作為傳播技術支持的企業管理能力建設公益工程在2010年2月正式啟動。

¬;中國企業管理能力建設工程把培訓課堂直接設在企業,解決了傳統培訓的與工作衝突、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高等問題,滿足了企業和個人的自學需求,科學的遠程教育體係相當於給企業設置了一個高品質的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的商學院。該項目是一個帶有自學性質的通用型企業學習係統,它並不能代替麵授式培訓和教學,但它是任何企業都應該和可以擁有的基礎性學習係統,對企業原來的培訓和教育體係隻是完美的結構性升級和有效補充,不影響已經有良好的培訓教育體係的企業的原有體係和效果。

同時,注冊企業用戶隻需要配置一套衛星或網絡接收裝置,並交納低廉的管理服務費即可免費收看全年48天的直播課程。企建工程項目課程全部采用現場直播,主講專家可與當天參培人員進行實時互動,針對學員提出的管理問題進行實時解答。同時,為規避管理者在工作與學習時間上的矛盾,每次直播課程將重播兩次,最大限度降低了企業的學習成本。

“怎麼才能建設企業自己的商學院?”中國體製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認為,管理培訓行業目前極需要有新的模式出現,而新模式必須以打造企業學習型組織為目標,必須降低學習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這樣才能保證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中小企業培訓麵臨尷尬

隨著知識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對人才的渴求已經越來越強烈,培養人才已經成為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培訓也已經成為企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然而中小企業卻麵臨著種種培訓管理難題。

西安交通大學的學者趙欣在研究中小企業的培訓難題時發現,中小企業培訓主要存在以下幾個難題:

——中小企業與員工目標不一,且員工需求分散,培訓難於計劃、組織。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為了取得優勢,一般采取差異化戰略,將其核心產品、技術、服務以及相應的管理模式區別於同行業其他企業。因此中小企業更需要專門人才,更強調培訓的專業性,但對於員工來說,由於麵臨更為嚴峻的就業環境和失業壓力,他們更願意參加諸如計算機認證、職稱英語等獲得勞動力市場廣泛認可、通用性較強的培訓計劃。這使得管理者與員工在培訓項目的選擇上難以取得一致。另外,中小企業需求多樣並且較為分散,不成規模,難於集中安排。

——中小企業管理薄弱,管理人員“按圖索驥”,員工消極抵製,培訓難以展開。我國中小企業脫胎於改革開放初期的鄉鎮企業,管理基礎較為薄弱。人力資源管理及培訓相關工作流程、激勵製度的缺失、製度流程間不相容現象的存在,使得培訓管理無章可循,培訓活動步步維艱。

經常是人力資源管理者按照“教科書”中的流程製定計劃、組織培訓,員工則以“工作忙、走不開”為由請假不去;人事部門追求培訓到課率,強調要求員工參加,卻發現教室裏仍有相當比例的空位;那些較為“聰明”的管理者,采用將員工培訓出勤情況作為考核指標並且與薪酬掛鉤的策略,能明顯提高員工的到課率,卻對員工身在課堂、心從旁騖的情況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