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不高且傴僂的樹下,幾匹駱駝閑散地啃著兩三處長著青翠叢狀葉的駱駝草。
不遠處的帳篷裏,隱約傳來人聲。
“據我了解,邊楚經濟依賴於農牧。
但你們知道的,農牧業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牧草。
由於受到自然條件的製約,這裏的農牧民多年來隻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種植糧食和牧草,多數人隻能繼續遊牧。實在是一種無奈。
再看這邊,我用粗線畫下的蜿蜒線條,是邊楚境內多達十幾條的大大小小的河流。
由於“水低地高”的地形,這些河流幾乎灌溉不到多少土地,除非靠人力去挑。又費時又費力。
所以,這導致大片土地無法享受河流的滋潤,一直呈現幹渴的戈壁形態。”沁蘭用樹枝輕輕敲打地麵,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因此,要想得到更多可利用土地,引水灌溉是唯一的辦法。”
“那。。。。。。”有人有疑問。
沁蘭提醒:“舉手提問。”
那人愣了愣,笨拙地將右手舉過耳。
“我們下一步是不是就得在各個地方開始那什麼。。。。。。引水灌溉?”
“這個問題問的好。”沁蘭示意他放下手。
“盲目行動同樣也隻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而已。
要想實施這一方案,首先要做的就是選塊好地。好,你來提問。”
另一個人舉著手問道:“你說的好地,不會就是這裏吧?”
“聰明!就是這塊牛羊都要‘戴著放大鏡找草吃’的荒灘。”沁蘭詼諧形容著,朝他們招招手,一起放眼帳外。
“其實,我早就瞄準這裏了。離河道近,又是數十萬畝的平坦戈壁,如能灌溉利用將是上好的農牧地。”
“但問題是。。。。。。”又有人插話。
沁蘭不耐煩地回頭:“舉手!”話說完,又有些想笑。
“呃,好。”彪形體格的漢子像小學生上課一樣畢恭畢敬,實在有些滑稽。
“問題是,這片戈壁離河道就算再近,那也有數十公裏,怎麼灌溉?”
沁蘭早料到他會這麼問,轉頭看向一直不作聲的景王。
“王爺博學多才,你覺著呢?”
景王朝她看了看,思索片刻,用手指在兩處之間畫起了一道淺淺的溝壑。
他目光篤定而閃亮,抬頭觸及沁蘭讚許視線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想對了。心裏既興奮又震撼。
自己花了這麼些年沒想通,在她的提示下還要思索半天的計劃,她居然隻花了兩個晚上!
這個女人,若不能留在身邊,也許,便是最大的危害!
他的眸子幾不可察地暗了暗,隨即垂下眼皮,斂去方才的不安與盤算,繼續看著她,揮斥方遒。
“我們所處位置就在這裏。”沁蘭手中樹枝一指。
“此處日照時間長,夏季炎熱、幹旱,降雨量少,中午氣溫高達40℃以上,但夜裏氣溫可降至15℃以下。
冬季,晚上最低溫度低至零下10℃,但白天溫度可回升至15℃左右。無論夏季、冬季,溫差都很大,按理說,適宜種植水果和農作物。
先聽我說完。”又有人要舉手,她揮揮手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