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真品?贗品?(二)
陳易走到收藏架邊,隨手取了其中的一件物件,根本沒有任何斟酌,這就是高手和低手的區別。
吳道在選擇物件的時候,都是故意選贗品,而反觀陳易卻是毫無計較,因為人家有這個自信,隻要是這個收藏架上的物件,他都可以分辨出真假,而且可以輕易的說出它的來曆。
表麵上這幅《蓬萊》可以看到的內容隻有題識:擬劉完庵筆法。黃小鬆寫於蓬萊小隱。鈴印上則是印著黃毅和小鬆。
而且這幅《蓬萊》還有著收藏印,收藏印上麵寫著‘劉氏真跡家藏珍本、廉夫審定、曾為二百蘭亭齋所藏、三章吟月色五嶺藏暗香’。
陳易看了一眼手中的字畫,便開始說道:“這件黃毅的《蓬萊》毫無疑問是一件真品,黃易,大家應該知道,是清代書法家,生於1744年,死於1802年,字大易,號小鬆、秋盦,又號秋影庵主、散花灘人,ZJ錢塘人。
在書法上,黃毅有著極高的成就,他書法中參以鍾鼎,愈見古雅。撫印為丁敬高弟,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美譽,與丁敬並稱‘丁黃’,何元錫曾將二人印稿合揖成《丁黃印譜》,又是‘西泠八家’之一。
隸書《警語》上曾經這樣寫過黃毅,‘其書筆劃圓潤平實,氣勢宏大,深得古法,是謂大家’。
因為他繼承父親的職業,精於篆刻,所以他又有著‘小心落墨,大膽奏刀’一語,深得篆刻三昧。”
陳易頓了頓,又開始說道:“黃毅的這幅《蓬萊》簿書迭進,不廢風雅,而且畫風頗有逸致,冷逸幽雋,且帶有金石味。而且黃毅所畫的《蓬萊》又是中國古來留有傳說的仙山,黃毅應用自己的風格把仙山蓬萊刻畫的別有一番風味,頗有冷峻飄逸的感覺。
但是黃毅留世的作品價格普遍不高,賣不上高價錢,而老章的這幅《蓬萊》,在我看來,幾個應該在五萬到八萬之間。”
吳道再次被深深的折服了,不僅僅是陳易,還有王文堅,章明理以及古老,他們在談論收藏品時的那種閑庭自若,那種從容鎮定,還有那種來自心中的自信。
不能說他們這些人學識淵博,但是在這個行業中他們也可以算得上站得住腳的大師了。被他們這種散發的氣息深深吸引,吳道在這一刻下定決心,回去一定要好好惡補一下這方麵的知識,既然決定走這條路,那麼就要好好的走。
啪啪啪,在陳易說完之後,吳道不由得鼓起了掌,這是對別人的一種認可,自己開心,別人也開心。
聽到掌聲,陳易臉上掛上了一絲笑意,對著吳道點了點頭。
而後知後覺的李天也是鼓起了掌,隻不過做了卻不一定會得到,比如他的掌聲,並沒有得到陳易的點頭。
慢人一步,不僅不會得到別人的好感,還有一定可能引起對方的不高興。
陳易之後,自然是王文堅了,畢竟不能讓古老先他吧,而王文堅選擇的是一把扇子,因為吳道已經事先用魂眼觀看了所有的物件,所以他知道王文堅所選的扇子是一件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