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傷勢觸目驚心,醫術顯露鋒芒(1 / 2)

紫陽道人略顯驚訝地看著眼前這個不大的少年,心道:“這孩子小小年紀,竟然對我這樣的陌生人也如此關心,有次品質實屬不易啊。”

他沒料想到,一個小娃娃會一直關注自己,從這少年的話語中,他聽出了一份真誠。如此對待他這樣的陌生人,此刻自然生出些許感動。

他緩緩坐直身子,道:“這秋雨甚寒,我隻是略感不適,並無大礙,謝謝小兄弟關心了。”

秦安塵看這老者麵容和藹,謹慎之心全無,聽他並不讓自己幫忙,著急道:“老先生,您分明有傷在身,這雨天會讓您傷勢加重的。”

“哦?你是如何看出老夫有傷在身?”紫陽道人不禁好奇道。

他沒想到這孩子竟能看出自己身上傷勢加重,心中道:“雖然我傷勢甚重,但依仗先天之境的修為,就連這幫大人們都能瞞過,卻瞞不過這個孩子的眼睛,待我探他一番。”他這樣想著,不禁有意詢問下去。

秦安塵一時心慌,以為自己觸了這老者的眉頭,卻見老者依舊和顏悅色,心情頓定,道:“我隻是略懂醫術,看出您有傷在身。不知能否讓我看看您傷勢如何?”

紫陽道人輕輕驚歎一聲,隨即點點頭,亮出包裹在衣服內的傷口。他很清楚,以自己一身修為,身上之傷勢,非那些尋常庸醫一眼便能看出,看來眼前這少年醫術甚高,並非像他所言略懂醫術。

“看這少年也不過十一二歲,竟有如此高的眼力,定是聰慧過人。”紫陽道人修道百年,自然明了醫道之艱難,而這塵世之中,醫病救人之術乃醫道一小分支,雖不及大道,能大成者也甚屬不易。

想到此,紫陽道人不禁多看了秦安塵兩眼。

秦安塵此刻正瞪大眼睛,驚訝地望著紫陽道人身上的傷勢,觀之觸目驚心。隻是胸前就有十餘道劍傷,傷口頗深,背後之傷更甚。

他心中驚訝道:“這老者如此重的傷勢,看上去卻隻像受了輕傷,一定是這幾日來人們常說的修道之人吧。”

秦安塵雖然猜到眼前老人並非泛泛之輩,但如此重的傷勢,自己竟無法察覺,以為隻是小傷。若是這些傷口中隨意幾道出現在刀疤李身上,恐怕早已朝不保夕,更何況眼前這人還是一位暮年老者。

秦安塵的心中,此時早已隻剩下強烈的震撼。紫陽道人看著眼前小子瞠目結舌的模樣,觀之卻沒有害怕之色,心中不禁生出幾分讚賞。

他隨手穿上衣服,笑道:“小兄弟,老夫身上這傷勢,還望你能替我保密,莫與旁人道。這傷勢你定無能為力,不過放心吧,這等傷勢還不足以讓老夫命喪於此。”

秦安塵仿佛沒有聽到紫陽道人所言,整個人竟有些癡了,而他眼中卻沒有絲毫懼意。

紫陽道人並不在意,沒有打攪發呆中的少年,畢竟這個孩子對自己並無惡意,還要為自己治傷,不過,自己身上之傷,絕非此子可醫。

若自己有命到達北安城,以定北侯楚敖之勢力,身上之傷定無大礙,但願自己可以熬過這一劫難。他舒展開身子,靠在牆角草垛上,這樣可減少一些疼痛。

秦安塵依舊立在原地,一動不動。此刻,他腦中隻想著老者之傷勢,思索治療之法:“老者身上之傷皆為劍傷,劍傷之特點,傷口細而長,且較深,很難愈合,受傷之人需靜養。然而這老者卻一路顛簸,雖看似無礙,但傷勢卻在惡化之中,加之這場秋雨,定如焦油遇火,一發不可收拾。”

他想到早些年曾聽父親說起過,若以針線縫合之法,用百露清洗傷口,四野常見的皓白草內服外敷,不足十日,傷口便可愈合。

想著這些,秦安塵眼珠輕轉,心中道:“這種治傷之法乃父親獨創,這些年也常以此法救人於危命。自己耳濡目染,也學去七八。若是用此法幫這老者療傷,也許比尋常辦法要好一些。”

他趕忙起身,從包袱中翻找針線之物,心中隻想著紫陽道人之傷勢,希望能盡薄力。

紫陽道人見秦安塵低頭在包袱中翻著什麼東西,好奇道:“小兄弟,你急急忙忙的在找何物?”

秦安塵此刻已經找到那盒銀針絲線,高興地抬頭對紫陽道人說道:“老前輩,我要找的就是這個。”他說著將針線遞給老者,接著道:“這東西治療您的劍傷最好不過了。”

“哦?”紫陽道人仔細看著手中的銀針和蠶絲細線,好奇道:“這東西不過是縫衣用的針線,怎麼能療傷呢?”

秦安塵見紫陽道人不解,忙解釋道:“此療傷之法乃家父所創,專治利器所致的傷口。老前輩盡管放心便是,我這就出去采些草藥回來為您療傷。”

紫陽道人見秦安塵說話間就要出去,趕忙阻攔道:“小兄弟,莫忙,莫忙。現在天色已晚,待到明早再去采藥,豈不更好?”

秦安塵有些憂慮地看著紫陽道人,猶豫道:“可是,您的傷口。”

紫陽道人揮手笑道:“小兄弟莫要擔心,這點傷勢堅持一夜並無大礙。”

此時,破廟之外雨聲漸息,風聲漸平,天亮之前便會雲開霧散。雨後清晨之露水,實乃良品,取之容易,倒也方便。那皓白草也是尋常藥草,四野之中極易尋見,一切都不必費盡心思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