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滄海桑田覓知音,仗劍天涯逍遙歎(1 / 2)

紫陽道人看著洶湧的墨河之水,沉思片刻,又接著緩緩道來。

他入赤雲子門下,得知師父赤雲子來大秦,乃是因為有一道友隱匿黑山之中,特來拜訪。據師父所言,那道友號曰:青鳥真人。

青鳥真人修為以至先天瓶頸,赤雲子此次前來,特助他突破瓶頸,一步踏入凝氣化元之境。

赤雲子之修為雖剛破忘塵,卻也能助那人一臂之力,故受邀前來,即便幫不上什麼大忙,也能給自己積累經驗,若有朝一日欲破先天瓶頸,也多出幾分把握。

那日,赤雲子帶著紫陽入黑山,見得青鳥真人於黑山之巔。

隻見他身穿青衣長衫,背係一黑色鬥篷,麵容枯槁,雙眼卻炯炯有神,頭發烏黑,與尋常之人甚異。

紫陽雖初窺修道之門,但也知道正邪之區別,那青鳥真人分明是邪道中人。

在北安城中,常聞說書人講起那些所謂正道中人與邪魔之道之間的爭鬥,說書人常說起魔道中人出場的一句話便是:發黑如墨,身披猩紅色鬥篷。

還是少年的紫陽常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夠除魔衛道,成為說書人口中萬人敬仰的英雄,所以當赤雲子要收他為徒時,他激動的幾乎要暈過去。現在,當他見到師父所尋乃青鳥真人時,不禁有些迷惘。

當今天下,雖然百廢待新,各方勢力間的關係混雜不堪,卻也是正邪勢不兩立。正道中人從不屑於魔道中人為伍,更何況出身名門大宗派的師父。

他雖不解,但也不去問此為何故,隻是跟在師父身旁,靜觀事態發展。

赤雲子與青鳥真人雖然一正一邪,卻是莫逆之交。要說起兩人之間的故事,可謂是一段佳話。紫陽道人聞之,不禁對青鳥真人肅然起敬,對師父也有了另一番了解,崇敬之心更勝一籌。

赤雲子精通音律,善奏古琴,以十年精血終譜出一曲仙樂,名曰:滄海桑田。其曲大氣磅礴,激蕩起伏,聞之精神振奮,餘音繞梁而久不散。故有人讚曰:“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青鳥真人也是精通音律,獨愛橫笛,聞此事,特前往燕國尋赤雲子討教。

赤雲子本非循規蹈矩之人,但正邪水火不容。青鳥真人此行也是曆經艱險,能讓他答應與自己比試一場,實屬不易。無論自己如何去說,他都不答應與自己一較高下。

一番拜見無果,青鳥真人隻好無奈離開。

雖被拒絕,但青鳥真人卻看到了一絲希望,因為赤雲子並沒有像那些正道中人一般,要置他於死地,在他麵前甚至沒有顯露一絲殺氣,最後還勸他早日離開燕國。

正因如此,青鳥真人才決定,一定不負此行之初衷,最不濟也要親耳聽到赤雲子之琴音。

那夜,大雨磅礴,街上無一人,隻有雨聲潺潺。燕國都城一酒館內聚滿了人,隻因赤雲子在此演奏琴曲。一曲畢,掌聲叫好聲不斷。

這時,酒館大門突然被推開,一人頭戴鬥笠立於門前。細觀之,隻見那人手握赤玉橫笛,腰間係一柄長劍,一身黑衣,衣角還不斷有雨水滴落。由於那人低著頭,眾人看不清容貌,隻覺得那人身上的氣息甚是冰寒。

那人不說話,將玉笛放置口邊,所吹奏的正是那曲滄海桑田。

此曲由玉笛吹出,卻別有一番韻味。赤雲子知道所來之人是青鳥真人,心中氣憤,本欲發作。卻不料他一進門,便吹奏起自己的得意之作。聞之,氣韻竟比自己強上幾分,不免有惺惺相惜之感。

青鳥真人之所以會這樣做,也是摸清了赤雲子的性格。

他知道赤雲子對音樂的狂熱,已經超過了世俗的規矩和標準,即使是敵人又怎樣?能遇此知音,此生無憾矣。

青鳥真人出現在此,原本就是危險環繞。若暴露身份,必遭正道之人殺戮。

他心中道:“自己早些時候曾找過赤雲子,他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的身份。當日相安無事也隻因他對樂曲的尊敬,而非忘記自己是魔道中人。”

青鳥真人此舉實為以命相搏,觀現今情況,這一次他賭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