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諸國異士皆被俘,蒼狼領命押囚徒(1 / 2)

林清風同葛烈並排走著,彼此暗使眼色。

此前他們一直認為,這一切都是魔道之人醞釀已久的陰謀。常慕白出自地煞宗,身份昭然,而那四位異服莽漢,從容貌觀之,乃外邦之人無疑。

四人之中,阿布使弓,鐵狼使錘,其餘兩人一人使槍,另一人掌中握著一個六尺長的鐵鞭。

葛烈觀那四人,前三者,兵器修為倒也平常,隻有那使鞭之人,葛烈看不出其修為深淺。僅觀那六尺來長的鐵鞭,也非常見之物。

那幅鐵鞭長僅六尺二寸強,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節,每節以銅條束之,柄飾木而束以銅,柄端如槌,四麵環列九龍祥瑞圖。名為‘九龍鞭’。

這些人若是按之前判斷,定會被他認定為魔道餘孽。而鐵狼與常慕白之前的對話,又讓他將之前的猜測全盤否定。

他暗自驚恐,思索著秦國何時暗藏了這樣一批人。這黑山之事,的確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等待他們的,又會是什麼?

山風習習,風景宜人。

一行數十人從林中斷斷續續地鑽出來,為首的是那十餘名黑衣人,見大軍在前,忽佇步不前。

其身後,數十名繩索捆縛在身,服飾各異者,衣衫不整,狼狽不堪。不時有黑衣人在旁高聲嗬斥,長鞭策之。

楚敖心中生疑,對身旁親兵道:“命令大軍戒備,弓弩手提箭在弦!”

他不知道這些人的來曆,觀之服飾,諸國皆有。而那些黑衣人衣著頗具秦風,應該是自己人。

他想到離開北安城之前,秦泓對他說過的那一席話,當時自己並不理解,而觀如今情形,卻是恍然大悟。

秦泓對他說:蒼狼軍已至安西,你速前往,封鎖安西鎮,圍黑山,隻守不攻。

他追問其原因,秦泓又道:屆時你自然會明白。

楚敖知道大秦養精蓄銳多年,也知道秦泓不甘一隅之地,意在天下。可是以大秦之現況,舉兵與諸國抗衡,實是以卵擊石。

各諸侯國皆有各自的仙道宗門支持,雖然修道者不涉塵世,但卻與王族相謀,一旦國難將至,必出手助之。

百年前,天下大亂,四方動蕩,九州生靈塗炭,屍骨成山,而導致這一切的正是修道界各宗門之間的爭鬥。

當時正邪大戰,引一線而天下動。魔道很快敗北,退出紛爭。而接下來,才是災難的開始。

各諸侯國各自並吞土地,戰火蔓延。那些修道界所謂的正道中人,也背棄了之前同仇敵愾的誓約,原本擰成一股繩的各大門派,瞬間崩塌離散,各司其主。

其間十餘年,各自力量損失殆盡,戰亂乃止。

之後,各大門派會盟,立誓自此絕不參與塵世戰爭。

各大門派的修道之人百年來潛心修道,諸侯各國也休養生息,天下安定。然而,各大門派與諸國王室依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各國的修道門派從各地收錄弟子,也是為各諸侯國培養精銳的一種途徑,以備戰時之需。諸國皆是如此,而秦國卻迥然不同。

大秦自秦王黎時,便將國內門派一一攻毀驅逐,導致大秦境內隻有一些散修居於山野,潛心問道。諸如青鳥、伯陽之流,多不勝數。

諸侯各國那些受到大門派排擠欺壓的散修們慕名而來,或隱居山野,或歸附王室,而大秦也從來沒有做出不利於他們的事情。

散修們各自的紛爭仇恨雖然不可避免,但比起其他諸侯國,卻是甚好。

秦國強兵利器,也是出於此因。

楚敖掌大秦三分之兵,自然知道這些。他不明白,秦王泓從何而來如此堅定的信心,能讓成為眾矢之的的大秦帝國,確保不敗之地。

現在,看到這些黑衣銳士,他有些明白了。這些人正是秦泓手中最重要的籌碼。或許,這些黑衣銳士也是秦泓信心的來源。

楚敖雖不是修道之人,但也是武之大成者。王室的散修,他也見過不少。與這些黑衣銳士雖然距離甚遠,但這些人身上散發出的氣勢,在身處高位、陪伴君王多年的楚敖眼裏,與王室的那些散修們不差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