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貢龍駒蠻王悠 誌舉虎將金殿揚名(1 / 2)

詩曰:得誌何須皆枕襲,貴時應念賤同心。宋宏若棄糟糠婦,豈複垂名到至今。 駐語奪鼇與周勇猶如骨肉一般,時常往來,不在話下卻說奸黨焦芳自從帶兵出了皇城,緝拿陳飛熊兄妹二人,實欲捕獲邀取功勞,不肯空手而回,遂追至離城八十裏,到了盛京界首,此乃豐潤縣靄霞嶺地方。但見羊腸小道左通右達,不知吃熊兄妹逃匿何處,料難迫捕捉獲,即喚三軍放炮,安營造飯。碰巧,金奪鼇正在附近放牛,準備往周勇家去。誰想那些牛隻聞一聲炮響,立即驚慌起來,又見人馬嘈雜,兩隻牛把繩撲斷,直向人群中奔來,嚇得那些士兵四處逃避,大罵奪鼇奪鼇趕上前來一手把牛角攀住,那二牛不能走動。另外一頭牛飛奔過來,奪鼇又一手扣緊,那二牛不能逃走,奪鼇遂牽回樹下,用索係緊。 焦芳在馬上見他如此英勇,有分牛之力,遂喜上心來,就命人喚他到來問話。 奪鼇聞喚,遂上前下跪。 焦芳間曰:“你這漢氣子姓甚名誰,因何在此,俱察上來。” 奪鼇答曰:“小人姓金名奪鼇,係本地人氏,不幸嚴慈並段,隻為家貧未習藝業,給人看牛度日,先間野獸無知,有驚列位虎將,伏乞大人恕罪。” 焦芳曰:“走獸無知,此亦難怪。我又問你可懂得武藝麼?” 奪鼇對曰:“若雲武藝,件件頗曉舟。” 焦芳又曰:“你既有此本事,何不去投軍食糧,免屈才能?” 奪鼇察白:“隻為家貧,憑誰薦引?” 焦芳注目把他身材上下一觀,見其果是高長大漢,乃暗想道:當今劉太監門下並無勇士,不若帶他回去獻於劉公公。倘堪取用,其人可助一臂之力,遂開聲問道:“我今欲帶你回京,建功立業,你肯從否?” 奪鼇答曰:“大丈夫誌在功名,光前垂後,今又得大人提拔,正是三生有幸,哪有不從之理。” 焦芳說道:“既然如此,即便登程。” 奪鼇叩頭察曰:“現在有此牛須交回原主,方可隨從執鞭,敢懇大人慢趕龍駒,小人自然隨後趕上便是。” 焦芳依允,遂喚兵馬回朝複命,緩緩而行。奪鼇果將牛群牽回家中,將此事對妻王氏說知,著她將牛交回欄主,少不免盼咐保重身體謹守閨韓的話,並說”倘丈夫有出頭日於,定必差人前來迎接,與你同享榮華富貴。” 王氏聽罷,不勝歡喜,說道:“官人此去須要守身為重,勿揉路丫牆花,賤妾自能料理,無勞掛念。但願官人身受皇恩。早賜好音,免妾企望無聊,勿棄槽糠可也口,說罷叮濘致祝一番,即便送失出門分別而去。 奪鼇別卻妻身,直接來到周勇家,把此事對周勇說知。 周勇聞言轉悲為喜答曰:“願大哥早達朝堂以慰知心,小弟彈冠待薦,不勝仰望。” 奪鼇又曰:“倘愚兄得誌定必相邀賢弟。現今大人正在等候,不得掩留。”遂向伯母靈前叩拜一番,告辭而去。趕到馬前重拜焦芳,即便跟隨上京去了。 焦芳回到京師,吩咐人馬駐紮宮外,自己帶了奪鼇入宮拜見劉瑾,之後焦芳命奪鼇日間習練武藝,夜間熟讀兵書,按下不提。 且說外洋屬國交趾蠻王烏蘭哈達,聞得天朝少主即位,欲起兵侵犯境界,遂召請大臣上殿酌議。於是眾臣上殿三呼已畢,齊聲問曰:“大王宣召群臣有何旨論,早降綸音。” 蠻王啟齒說道:“聞得天朝正德殘虐忠良,國內空虛,定無勇將,孤家意欲起兵,奪取中華天下,眾卿以為何如?” 於是左班函相哈拉青阿出班奏曰:“不可。雖乃少主無道,任信按臣,現有梁儲、李東陽二人執掌國政,又有楊一清鎮守邊關。倘若一動幹戈,非同小可。以臣愚見莫若命二人為使,將國中鬥龍駒用鐵籠裝載,並帶佩雲、調泉二帕貢往中華,令其君臣將鬥龍駒擒服,我們將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倘不能擒服龍駒就該平分疆土,如若不從然後起兵未為晚也口望我主準奏。” 蠻王聽罷龍顏大悅,說道:“愛卿所奏,甚合孤意。就命中下二位大夫領二百精兵往天朝解貢,即日起程。”又盼咐二人留心,看他君臣舉動若何。於是二人領命,帶齊貢物及二百番兵是日離了夷邦,直往天朝進發曉行夜宿,非止一日來到皇城。早有官兵攔截,交談之後遂將其所帶表章傳入六部衙門。六部就命人掃除館驛,與他安息,又把番兵禁住一處,添兵看守,不許亂動。然後聯齊捧表入宮奏聞聖主。主命人報知文武官員,明日在於朝房侍候,於是群臣領旨。 次日早晨,君臣齊到金門。隻見爐靄禦香,扇開孔省,雅奏笙簧,君皇臨朝視事,文武百官俯伏三呼,分班站立。 天子即降綸音,命傳宣官召番邦使巨上殿。 使臣聞喚上到金殿,揚塵舞蹈,山呼萬歲。少主即命平身。龍顏啟齒問道:“爾主命爾二人前來,有何事情,據實上奏。” 使臣奏曰:“非為別事,則拜候龍安,二則有寶帕兩條特來貢獻。” 少主命人呈上,侍衛接轉獻上。聖主看罷間曰:“此帕有何寶處?喚作何名?” 使臣俯伏奏曰:“紅者名曰佩雲,將此帕蓋在頭上即可飛騰。白者名曰調泉,此帕可以調來長江之水,及念真言咒語即可在水麵行走。二帕之寶堪稱世上之珍。” 天子聽罷,龍顏大悅。 使臣又命人將鬥龍駒抬上殿來。聖主龍目一看,但見此獸眼恰如閃電,排牙利似鋼刀。五色斑斕,爪蹄如鐵,生得十分凶惡。聖主便問:“此獸帶來何用?”使臣遂向袖中取出表章獻上。君王看罷,龍顏大驚失色,命人將此獸帶好,吩咐退班,仍命使臣複回館驟住候,自己拂袖入宮去了。眾臣不曉何故,遂一齊進宮參見聖主。問及何事。天子即把番書交與眾臣觀看。眾人看畢,麵麵相覷,不知為計。少主甚是憂愁,說道:“聯觀此獸,猛烈凶狠,定非等閑之人可能收服。今見朝中並無勇將,不若待聯出下榜文招求能士,眾卿以為何如?” 於是,太子太師梁儲出班奏曰:“不可,臣擔番人此來。欲看我國中虛實耳,倘如此野獸,文武眾臣不能收服,尚要出下榜文摺來,恐貽番邦恥笑。不若我主宜諭眾臣家下,不論王孫公子以及門下之人,倘有勇士能服龍駒者,先賜武進士之職待服之後另行加賞,如此定有收服之人,望我主裁奪。” 少主準奏,遂傳下旨來”不論王子公孫以及門下勇士,有能收服番獸者,封為大將軍之職,禦賜調泉寶帕一條,準著武進士衣冠到校場麵聖。” 聖旨一下,於是,戶部尚書李洪奏曰:“臣有一子名喚自強,武藝精通,堪敵猛獸。” 焦芳亦出班奏日:“臣有一勇士,名喚金奪鼇,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服龍駒。” 少主聽罷,龍顏大悅,就命二位卿家明日帶他到校場候旨。 子是,眾臣退出,各自回衙。 焦芳對金奪鼇說知此事,奪鼇便抖擻精神。到了次日,貫裝束帶,隨著焦芳往校場而去。李洪亦帶了兒子李自強先到校場候旨。 聖主就命兵部點二千人馬在校場擺列,以壯觀瞻。 聖主遂喚禦林軍擺駕即登金賽,百官隨從直到校場駐躥。 正是:運賽黃金皆失色,時來廢鐵也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