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奸按徒勞枉費心,總由天命不須尋。可憐勢敗遭擒日,贏得征衣血染鈴。 卻說奪鼇之兵被周勇殺敗逃回,王守仁驅兵掩殺。趕至山東界口,守仁見兩邊高山,樹木陰麟,恐有埋伏,遂令鳴金收兵,就退回十裏駐紮。梁儲與王守仁、郭如龍兄妹等眾及各縣官員參見聖主,各各問安畢。 正德遂間梁儲:“因何而來,怎得與王守仁相遇?” 梁儲告訴一番,周勇亦上前啟奏:“皆賴郭如龍大王之力,方得解此圍。” 聖主聽罷,龍顏大悅。對郭如龍說道:“幸得大王搭救,待孤家回朝之日,然後封贈”遂大排筵席,搞勞三軍。 少主就命守仁為統兵大元帥,周勇、如龍為左右先鋒,商議進兵之策。 再說奪鼇敗轉江寧,賊兵出來迎接。奪鼇點過三軍,隻剩得萬餘兵馬,遂寫告急文書,命人往震濠求救。不意震糠自從得會劉瑾、奪鼇之後,命人往各處山莊訪買野象數百餘匹,日日命象奴教它們行軍上陣之法,得備異日所用。是日得接奪鼇告急文書,不勝歡喜,於是點起三軍,由奪鼇得所諸郡一略前來接應。行到江南界日,又得接奪鼇告急文書,於是催份三軍,兼程而進。北到江寧府上,與奪鼇之兵會合,商議進兵之策。 展燎就命奪鼇帶兵二萬人馬,悄悄先行,殺其一陣。倘敵人出戰,即便退回,吾當隨後驅象以破之。 奪鼇領命,掩旗息鼓,催兵而進。誰想守仁之兵果然不做準備,奪鼇之兵突然而至,軍士一時措手不及,被他殺了一陣,死者無數。周勇與郭如龍兵分兩翼殺出,奪獲詐敗佯輸,將軍退後。周勇正欲催兵趕殺,忽見山後擁出無數毒象,十分狠惡,走動如牛,逢人便撥,軍士被它踩傷撥死者不計其數。王守仁命周勇斷後,自己引著三軍大敗而走。群象追趕上來,周勇於是急忙祭起調泉仙帕,隻見滔滔白浪,向對方陣上湧去。群象不怕,尚敢渡水來迫,那些象奴看見,吃了一驚,恐防中計,就把群象喝住,震燎就命在此安營。 周勇見賊兵不敢追來,被群象檔住,亦不能殺上,即收回仙帕。 幹守仁傳令,軍馬退回十裏駐紮,緊閉營寨,另圖良策奪鼇幾次到陣前罵戰,守仁隻是按兵不出。且住休提。 再說聚豪山陳飛熊與萬人敵,自從結拜之後,在山中積草電糧,招兵買馬,四時命人往京中打聽朝內事情,待等奸黨動作,然後起兵報仇。一日聞報子回說,劉瑾事敗,當殿審斷,押往市曹斬首,後被義子奪鼇劫了法場,救脫劉瑾,逃出皇城去了。飛熊聞報,就時點起嘍囉,分兵追趕,遍尋不見,遂命人往各處打探奸黨下落。是日閑暇無事,兄弟二人就在後堂對弈,忽見唆哮人來跪下票道:“今有南略差人回報,請大王定奪。” 萬人敵與陳飛熊聽罷,即時升帳喚報子人來。報子聞傳遂來到集賢亭上,跪下察道:“二位大王得知,今有正德皇帝私下江南,為到蘇州府內宋鹹熙家下賞瓊花,被飲虹嶺劉瑾奪鼇父子知道,合同江寧王震滾造反,起十萬雄兵蘇州劫駕。今用象陣殺天朝軍馬,天朝以王守仁為元帥,周勇、郭如龍為左右先鋒。萬歲與梁儲太師被困在內,現今數日不敢出戰,特此報知,請令定奪。” 飛熊聽罷,就賞報子銀牌二麵,盼咐再往打聽。遂帶怒開言對人敵說道:“昏君固屬不可哀憐,惟是仇人出現,難道袖手旁觀不成?請問哥哥主意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