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現狐身陣破被擒 明天子獲按班師(1 / 2)

詩曰:誅殺孕婦喪良心,指望明兵一陣擒。誰知被獲千刀戮,天理昭澎不漏針。 卻說何振邦三人去請歐陽仙。到了彩雲山中,但見山清水秀,長鬆夾道,古柏參天,白鶴成群,鸚鵡對舞。極竣之上,隱隱見有一石室,來到石室門口,見上麵寫著清風洞三個字,振邦喜曰:“歐陽仙在此無疑矣。” 三人遂住了步,命鄉導官敲門。少頃,隻見一童子待拂塵出來間曰:“來者何人?” 鄉導官答曰:“今有大將軍何振邦來參見仙師。煩仙童通報一聲。” 仙童入內,出來請曰:“仙師請將軍人內相見!” 三人遂隨童子入到石室之內,見歐陽仙童顏鶴發,仙風道骨。歐陽仙遂與三入分賓麵坐,命童子獻茶,茶罷間曰:“不知三位將軍回顧荒山,有何見諭?” 周勇遂將兩員女將擺陣及諸將陷陣之事說了一遍,”今蒙仙師指示,我主上要請仙師下山破陣廣遂將主上來書並金銀財寶呈上。 歐陽仙接書開看,看畢遂辭曰:“山野之夫,不識戰陣之事,煩將軍複命便是!” 三人遂再三相請曰:“仙師不出。如蒼生何?’ 歐陽仙見其意誠,遂許諾。金銀財寶一概不受。曰:“貧道要此物來何用?將軍留著以賞將士。”遂吩咐童子:“謹守洞門,不可下山閑遊,我不日就回。” 於是遂同三人下山而來。 再說眾將見三人同了歐陽仙回來,報與少主。少主聞報大喜,親自同了文武官員開城出去迎接。少主執手同進堂中,分賓而坐。茶罷,少主遂將諸將性命與三軍性命懇仙師搭救,並問兩員女將是什麼妖怪化身! 仙翁答道:“此乃梅花山狐妖,曾經修煉數千年來方成人道。乃因一念怪私,遂至殘戮生靈,誅剔孕婦,上天震怒,罪不容誅。待貧道出戰,將妖精斬卻,以代天行討。惟是殺戒一開,又多一重劫奪,但見聖明在上,不得不為一力之助。” 周勇又間:“前日末將在陣內飛得出來,在後為何飛不進去,此是何故?” 歐陽仙道:“此乃妖精用夭羅地網之術耳貧道若要進去,破她此陣,亦要化作蒼蠅,從她網底鑽入,方可進去。今幸得將軍有騰雲之術,貧道有一個火葫蘆在此,將軍可帶在身上,飛向空中,見貧道鑽入敵陣之後,但聞喊殺之聲,可將葫蘆扣響三下,大叫三聲火來,把她天羅地網燒破,方見天日。倘妖精前來追你,我有靈符三道,可將此符娜之那妖怪,妖怪自然墜地”說畢,即將靈符等項文與周勇。周勇拜領。 仙師又喚何振邦上前,盼咐道:“將軍可帶本部人馬,等我破陣與妖女交戰之時,悄悄抄至賊營之下,將樹木伐下,塞其歸路。倘妖精逃走至此,我有靈符三道、神索兩條交與你。你可將符擲之妖精,妖精必然現形,將神索綁她回來見我。”又命宋寶諸將,各帶一千兵馬,在千四處把截路口,捉拿諸賊。又盼咐王守仁道:“貧道與周將軍去後,元帥可分兵三路,衝其大營,自然獲勝。” 諸將一一受命,提兵而去。歐陽仙於是辭了少主,身懸桃木寶劍,左手執著拂魂旗,右手執著揮塵塵尾,同著周勇來到陣前。隨喚周勇遠遠立著,自乃念動真言,搖身一變,變成一隻蒼蠅,從網底鑽人陣中而去。但見陰風颯颯,黑暗沉沉,不知明兵在於何處。即便取出桃劍,大喝一聲,殺入陣中而去。嚇得如龍與萬人敵兩支人馬魂飛魄散。他們既在陣中餓了三日。忽聞呐喊之聲,不知是什麼兵馬殺來,隻得勉強支持。 再說周勇在陣外聽得陣內喊殺之聲,他便念動真言飛起在空中,依仙師吩咐之言,將葫蘆取出,扣了三下,大叫三聲火來,見那葫蘆裏而噴出火來,就向著陣內倒下。隻見烈炎騰騰,霎時間把陣上天羅地網燒開。看見自家兵馬,一支在東,一支在西,乃高聲叫道,郭大王可隨這位仙師殺出陣去。於是諸將聞說,舉頭一看,見是周勇,個個奮起英雄,隨著歐陽仙殺出陣去。歐陽仙亦趨步上前帶路,眾陰兵朋魂上前阻擋。仙翁遂將手中拂魂旗揮動,將那些孕婦孕畜陰魂帶在一邊,把旗子插在地上。隻見那些陰魂一時不見,團團黑氣繞在旗兒之下。仙翁提起千年桃劍殺開一條血路,引著諸人而去。那些把守陣門的賊見敵入逃出陣去,一齊上前截住廝殺。幸得王守仁提著三路兵馬殺到,將他們救轉回去。仍兵分二路衝殺奪鼇的大營,歐陽仙即便返身殺入陣中,祭起千年誅邪劍,殺的殺,斬的斬,那些六丁六甲請神以及喪門吊客被火燒的、被劍斬的,不一時俱皆死。 卻說兩個孤女見有一人在空中把著葫蘆,將她陣上天羅地網燒開又見有一道士將陣門殺開,救出請將,登時大怒一個趕入陣來與歐陽仙廝殺,一個念起咒來飛向空中與周勇交戰。周勇看見狐女來到身邊,遂將靈符擲之。那孤女大驚倒退幾步,口中吐出一順紅珠向著周勇心窩打去。周勇急把二道靈符擋住紅珠,隻見一聲響,墜下地來。狐妖大怒,又撲上前來,周勇再以三符擲之,那孤女按止不住,大叫一聲跌下雲來。歐陽仙看見搶步上前,手起桃劍,思欲斬下。又見一孤女趕上,用銀槍架開歐陽仙,便與他廝殺。戰了數個回合、那狐女向腰間取出紙扇,偏了幾煽。忽見陰風颯颯,走石飛沙,向著歐陽仙打來。仙翁急用塵尾拂了數拂,喝聲去去。話猶未了,隻見那飛沙向後吹回。妖女大驚,急將飛沙收回。那邊妖女走將過來,手舉星旗,向著仙翁擲來。歐陽仙假作驚慌模樣向前敗走。兩個孤女從後緊緊追來。歐陽仙引她們到何振邦那裏,叫振邦以靈符擲之。振邦見說,舉步上前,將靈符向著二妖擲去。二妖大驚,急欲退走。振邦趕上,再以二符擲之,二妖好像被縛住一般,不獨不能奔走,即手足亦不能動矣。振邦看見如此,複將三符向妖頭頂打下。但聞一聲那靂,四周健響,忽然間出現兩隻老孤在此,撩牙吐舌,立著不動。振邦於是取出兩條神索,將它們綁了,命軍士牽它們回營。忽見前麵一彪人馬,敗走下來。振邦定睛一看,認得是劉瑾這班奸黨,知是被守仁兵殺敗逃走至此,即時揮動三軍上前截住口振邦高叫道:“你們敗兵聽著,我們隻要擒捉劉瑾、奪鰭震流三個奸賊,汝等願降者俱各免死。” 是時劉浦軍兵聽得此言,好似逢赦一般,俱各跪下求降振邦遂將降者收歸後隊,劉瑾三個奸賊看見,定知不好,遂各棄馬落荒而走。誰想宋寶與提督把住路口,故劉瑾諸賊俱被他們捉了。於是諸將收兵將他們押至王守仁大營。 是夜,王守仁命降卒同著何振邦、周勇二人帶了五千人馬,打著劉瑾旗號,乘著夜色去到江寧府城下,命降卒賺開城門,將餘賊盡皆殺了,墾夜命人到王守仁寨中報知。歐陽仙見那些孕婦冤魂資而不散,十分可憐,乃修書一封,差人去到讓寧對振邦說知,叫他寫下告示,將孕婦之事傳與眾百姓知道,叫其丈夫等眾前來收拾殘骨,”趁有貧道在此,尚可認識;若貧道回山之後,不能認了。” 振邦聞說,即便依書而行,眾百姓一聞此說,方知自己妻子死的如此含冤,於是各皆來到城中。求振邦帶他到歐陽仙處懇他指示遺骨。振邦於是留一千人馬守城,叫守備王彪謹守城池,自乃同著周勇及百姓點起三軍,直往守仁大寨而去,及到營前,振邦與周勇人營,見了仙師,守仁等眾備述眾百姓到來,請先師指示收殉遺骨之事。 歐陽仙欣然許諾,立即出來,同著眾百姓來到陣場,隻見白骨如山,不勝悲歎。遂將孕婦骸骨遂一點示與眾百姓知之,眾百姓見了骸骨,不覺痛哭起來,一時悲泣之聲,衰聞數裏。歐陽仙乃命人牽著兩隻狐狸,使眾百姓各執利刃,將她們碎割,以泄心頭之恨。百姓一聞此說,各各咬牙切齒而前。不一時,將兩隻狐狸斬為肉醬。仙翁遂將拂魂旗拔起,任著冤魂隨著棺樞而去,於是百姓謝恩回去。不表。 王守仁見諸事已畢,遂同著諸將押著囚車班師人城少主一聞仙翁破陣大獲全勝,捉擒諸賊,今班師回來,遂同了文武官員出城迎接。把歐陽仙接入堂中,感謝征勞之苦,即命光祿寺備辦素筵,款待仙翁。又命殺牛宰馬,大惰三軍。到了次日,仙翁拜別回山,少主與眾將苦留不住,隻得多賜金銀財寶,仙翁一概不受。 周勇見仙翁思欲回山,遂將火葫蘆送回。歐陽告別眾入,眾人送下階前,但見仙翁足下生雲,平空而去。 少主再複擺宴與諸臣慶功。梁儲在酒席筵前,呈上太後鰓旨,請少主班師回朝。少主準奏,就命兩省提督與附近州縣文武官員回衙辦事,待孤回朝另行升賞。眾官領旨,謝思帶兵而去,又命入到南樓鎮邊迎接李鳳與鹹熙兩家眷屬大小來京。 梁儲就問李風何人?少主將投店之事粉飾於正,對他說知。梁儲心甚不悅,意欲啟奏,因見事已至此,諒難諫遏。況念李龍亦屬隨駕有功,隻得隱忍不言,不一日,把兩家眷屬大小接到。全軍齊唱凱歌而還。 正是:快樂不知愁處得。少年皆是好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