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誼殿下還鄉 省母曹小姐入寺逢親(1 / 1)

詩曰:人生勞碌竟如棋,四海縱橫任所之。到底局終分勝負,方知誰勝與誰輸。 再說周元自從那日領了五百人馬並二十名侍衛,威風凜凜,直往杭州而回,所過各處州縣皆有官員迎接。於是鄉村市鎮男男女女爭來觀看,紛紛講論周元行孝,感動天心,使山樵野夫乃有今日這個風雲際會。於是交相傳說,消息早已飛報入杭州地麵,喜得他母親與玉英小姐一班人等兩頭奔走,在門外不斷的望他,盼他急急到來,遂至忘饑失寐。不期再候數日,周元果到杭州,於是本土官員皆出城外迎接。周元吩咐五百人馬在城外安紮,自己帶了數名侍衛回到瑞超家中。母子相逢,舅甥會麵,喜不勝言。周元看見位二八佳人立在母親身邊,高抬紅袖,半掩姿容,好似曹小姐一樣,心自覺孤疑。乃向母親問道:“此位女子是誰?” 黃氏便將曹玉英小姐投江之事一一對周元說知,使他二人相見。周元不勝感激,於是住了幾天,周元思欲與母親並曹玉英小姐回家拜見嶽父嶽母,並尋著殺卻鄧士樣,以雪心中之恨那時曹玉英小姐還未知家中之事,隻得勉強聽從,以便隨機應變,再作道理。 周元到了次日,對著母舅辭行,留贈白金千兩,以為酬謝。瑞超見其有事,難以挽留,於是辦酒與他母子夫妻餞別。周元即便同著母親小姐並五百人馬,二十名侍衛就日起程,直往家鄉而去。杭州文武官員出來送別,不期傳入鬆江府城中,各文武官員出城迎接,遂至慈雲庵內口秋菊亦已風聞其事,此際喜不自勝,乃對林氏夫人報知。 失人答道:“我等如此愁悶,人家有兒子衣錦還鄉,管他做什麼?” 秋菊忍耐不住,即將前日事情一一察知。並說小姐前時逃往姑娘庵中躲避,以待周姑爺到來之日,現定必接了小姐來與夫人相會。 林氏聽罷,又驚又喜,連忙說道:“丫寰,你果知蹤跡方可講說。如若不然,白騙老身,空喜一場,亦是無益。何故既知小姐下落,何不前時對我說知,使我如利刀割心,日夜隻是以淚洗麵?” 秋菊答道:“向來機會未逢,奴恐說將出去,走漏風聲,致生災禍。隻得暫從隱忍,夫人這也難怪於你。” 主蟀談了一會,不勝歡喜。於是時時望著周元回來。不一日,果然周元已到該處。大小文武官員出城問候聖安,迎周元母子入城。周元同著母親小姐進得城中,吩咐隨從諸人望著曹府麵來。眾官聞說,向前察道:“曹家不幸,遭遇丙丁焚燒殆荊”曹小姐一聞此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卷起珠簾間曰:“彼知我家父母可平安否?” 諸官答道:“曹侍郎死在火中,隻剩得夫人、老仆、丫寰,聞得現在慈雲庵中守孝。” 小姐聽罷,就於轎中痛哭起來。黃氏安慰媳婦一番,就叫周元同到庵中而去。周元領命,來到庵中,早有秋菊同著眾女尼出來迎接。三人下轎,步入禪堂。小姐一見母親,疾走上前,雙膝跪下,抱住夫人大哭起來,複向父親的靈座痛哭一番。黃氏與眾尼上前開解,小姐還複不斷的悲啼。周元上前,向著林氏夫人參拜林夫人便問女兒安得與賢王相遇? 玉英見問,又是苦訴一番周元聞他提起鄧士祥三字,大怒起來,即便命人前去捉拿。 玉英此際見父親已死,母舅又亡,說亦無妨。遂將秋菊設計移禍過東吳,搭救她母子之事細說一番。 周元聞言,怒氣乃息,上前把秋菊拜謝。又見丈人已死,林坤已亡,於是置而不究。玉英遂打齋超度其父陰魂。周元見無府第居住,遂拜了祖宗山墳回京複命,擇日起程,帶同母親、曹玉英,嶽母、秋菊、老仆諸人回京而去。不期數十日,已到京都,人朝複命,將前後之事奏知父皇並娶秋菊為妾。少主準奏,於是軟命工部代周元建第,宮中禦賜洞房花燭,封秋菊為英烈二品夫人。殆後各產麟兒,皆為國家棟梁,不必多雲。 再說柴魯兩家,前時竟得當今天子與一品相國親臨其家,亦是大大的福分,所以後來兩家的子孫多有奮跡,天衡致身,就如魯宏超之婿林士華,亦係星宿降世,前程遠大。所以他的妻子方得危中遇人皇相救,及至於歸後,士華連登兩榜。供職皇廷。皆是一班玉堂金馬的客。可見天道無道,人心難昧,福善禍淫,爽報無差之意也。惟是金奪鼇之妻王氏,一聞丈夫正法之後,她不欲偷生人世,遂自組而死。周勇與何振邦川盡知王氏之昔。乃將其事奏聞少主。少主聞奏,不勝歎惜,乃放賜以夫人之禮殯葬,且撥庫銀為她起貞烈牌坊,留傳後世。 可見正德初時被劉瑾蒙蔽,遂至事事玩張。後得諸班忠良輔之以正,忽又賞忠斥佞,舉動皆從,遂至上回天心,下慰民望,均屬這個人君先暗後明,大相徑庭。總之用賢則興,用奸則敗。理所當然,使後世之人足為炳鑒,將見前車之覆,後車之可察也。今編是書,非獨指有國家者而言,即一家一人,倘付托失當而未有不敗者,鮮矣!餘見此書足堪警世,故敷演成篇,遍傳海內,欲使後人一作用人用心之戒,二作髯燈焦雨之暇、詩酒遣興之餘,少助花前月下之逸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