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心理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要是仔細分析的話,一本書都寫不完,不過簡單說來,有個現象是很獨特也很矛盾的,那就是,消費者一麵認定了“便宜沒好貨”,另外一麵又拚了命的想占便宜。
所以,那些商場一旦做活動打折,就會有一幫人跟瘋了一樣去掃貨,其實仔細計算下來,那些活動並沒有讓消費者省多少,反而會多花不少錢,但是消費者看到的隻有打折,並不會注意別的。
張義仁也決定這麼玩,他先是說自己灌這張光碟花了不少錢,這是自抬身價,讓消費者認為這些DJ舞曲是花大價錢做的,是好東西,這隻是第一步。
接下來就是讓消費者占便宜的環節了,不過這也是有技巧的,商家讓消費者“占便宜”,其實很多時候隻是名義上的便宜而已。比如說有些商品搞什麼買一送一,再來一瓶的抽獎活動,消費者覺得自己多拿一份,就是賺了,而實際上,產品的實際成本可能連價格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買一送一,還是有大把的利潤空間,不過消費者卻不知道。
除此之外,商場和網店還有一種經常用的招數,那就是先漲價,再打折,比如說這個產品原價一百,標價兩百,然後再說做活動打五折,其實價格根本沒變,在消費者心裏,卻是占了一百塊的便宜。
張義仁也決定用這種招數,他大聲招呼起來:“我這些鈴聲可都是專業DJ給做的,這可是最新的歐美勁歌做出來的,打電話去移動都搞不來的那種,不相信你們可以試試。換個這樣的鈴聲過年回家,手機響起了絕對有麵子。”
一二十歲的年輕打工者正是愛炫耀講麵子的年齡,要不然也不會經常換新手機互相攀比,很多年輕打工者的花費全都用在了換手機和打遊戲上麵,聽了張義仁這帶有鼓動性的話語,頓時急了:“老板,我要換個鈴聲,你這鈴聲怎麼換?”
張義仁看到了對方渴望的眼神,心中一動,又是一個主意從腦海裏跳了出來,他說道:“這些鈴聲十塊錢換一個。”
一群圍觀者頓時發出了失望的聲音,因為這價格太貴了,他們之前換手機鈴聲,都是一個五塊錢,而且張義仁還有積分卡,積滿一次就可以免費更換一次,這十元一次,實在是太貴了。
張義仁把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裏,趕緊繼續道:“這些鈴聲是最新的,十元是最低價,不過馬上就要過年了,為了讓大家過個好年,多留點錢孝敬父母,我這裏會推出優惠活動,更換兩個鈴聲十五元,超過四個鈴聲,按照五元價格來。不過隻有年前,年後會調回到原價。”
因為是臨時想的,張義仁的這段說辭其實言語和邏輯之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過小享工業園的這幫打工者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他們聽到十元一個的鈴聲現在可以打折購買,立刻就興奮起來。
“老板,我要來兩個。就剛才這個,還有那個兔子舞。”早有人把錢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