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鬥爭是因為利益(一更)(2 / 2)

“啊?有那麼誇張?!”張義仁懵了,他覺得一件小事,怎麼可能扯到這麼嚴重的後果上,怎麼就直接到了權力鬥爭的層麵?

朱飛看到張義仁一臉懵比的樣子,心中的成就感頓時蹭蹭的往上漲,他清了清嗓子,給張義仁講起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其實王總跟柯總監之間積怨已久,兩個人最初的問題當然不是柯總監吹牛逼玩女人,王總看不慣他那麼簡單,大家都是成年人,是職場老手,根本不會因為個人喜惡來決定是否搞一個人,最開始的問題還是權力鬥爭。

優雅公司是從總廠那邊分出來的,總廠那邊是做海外品牌的OEM訂單的,優雅最初的運營模式是生產決定銷售,也就是說,公司決定生產什麼樣的產品和樣式,然後銷售部拿著貨直接去賣,賣的好不好,與生產部無關——因為這些衣服樣式可都是國外大品牌的樣子微調之後拿來賣的,賣不好,肯定是銷售部和推廣部的事情。

但是柯總監進入公司之後,認為公司應該改變原有模式,從生產導向市場,變為市場導向生產,簡單地說,就是進行市場調查,市場上流行什麼款式,生產部就生產什麼樣的款式,而內部的部門配合情況,就從原本的生產部為大,變成了市場和銷售為大,生產部就變成了一個類似後勤的部門,並沒有多少話語權。

按理說,這種市場導向生產的方式的確是正常企業應該有的方式和邏輯,但是王總是做生產出身的,他對各種機械十分的精通,對服裝的製作工藝和流程十分明了,他最擅長的也是這一塊,所以,他作為優雅的副總,當然希望自己的根基部門是最有權勢的。

如果優雅真的成為市場導向生產的運營模式,那麼生產部就會成為後勤打雜角色,試問他作為公司的副總,銷售他不懂,市場推廣他更是不明白,到時候他還有多少的話語權在?

所以,王總跟柯總監之間的矛盾是天然的,他們兩個必然是麵和心不合,因為沒有人願意放手對一個企業的掌控,王總掌控著生產部,生產部獨大的情況下,采購生產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那些布料的采購,都是他接頭的供應商,中間回扣吃了多少,又有誰知道?

但是一旦讓推廣部起來,成為公司的主導,推廣部說生產什麼樣的服裝,需要什麼樣的布料,那麼供應商很可能就要進行變化,到時候王總的那些老合作夥伴被踢出了圈子,他又怎麼安心的吃屬於他的回扣和肥肉?

所以,不管王總是不可能讓推廣部發展起來的,他從一開始就對推廣部下絆子,就是因為這個,這是天然的利益對立,沒有緩和的可能。

現在推廣部做事出了紕漏,還很有可能牽扯到貪汙受賄,王總怎麼可能放棄這種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