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是做飲料的,在鄭州已經運作了兩三年了,卻一直沒有做起來,張義仁之前麵試的時候,了解了一些公司產品信息,這家公司的產品線不少,有蘋果醋,有純果汁飲料,還有果味奶品,以及一種類似涼茶的飲料,不過是冬淩草飲料,並非普通的涼茶,主要功效是清咽利喉的。

公司的產品線很豐富,可是盈利卻很差,張義仁入職之後仔細了解,才知道,原來是公司的老板太想一蹴而就,想把所有的產品都給推上去,而且,對一些高利潤的產品很花費心思,花了很多推廣費用和精力,可是卻不被市場接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幾款蘋果醋飲料,包裝精美,定價也很高,一瓶都要好幾十,利潤也很高,一瓶的利潤都在十幾塊,主要在高檔酒店和娛樂場所推廣,但是那種高檔酒店和娛樂場所的推廣費用都是很高的,而且消費者消費習慣很難培育——因為去那裏的都是買醉的,要玩瀟灑的,蘋果醋飲料是什麼玩意?能推廣得起來那才怪了。

而老板不太看好的,覺得利潤低的飲料,卻恰恰是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就比如那個果味奶品飲料,主要供應的是小餐飲終端,是普通市民吃飯的時候在飯館裏可以點的乳品飲料。這個時候,娃哈哈集團的營養快線正是最紅火的時候,大家對果味乳品飲料的直觀概念就是——有營養,健康。

公司做的這款果味奶品飲料正是借了人家哇哈哈的東風,在鄭州的終端賣的很好,隻是老板覺得利潤太低,一瓶的利潤才隻有幾毛錢,覺得賺不了大錢,所以才沒有用心去推廣。

至於其他的冬淩草飲料,利潤的確很高,但是這玩意有點像中藥,很苦,一直推不起來,可是女老板卻一直信心滿滿,說要把這個飲料做成下一個王老吉。

經過這些了解之後,張義仁忍不住苦笑起來,他對自己現在這個新老板也有了一個大致的認知——誌大才疏,缺乏戰略眼光,而且太把市場想當然。

一個企業,在沒有獲得大筆資金的注入之前,首先要想到的是生存——這幾乎是萬物的自然準則,活著才有一切可能,死了就萬事皆休。

生物的生存基礎條件是什麼?機體功能良好,盡可能的沒有病症,也就是普通人所說的健康。而企業的生存基礎條件也同樣如此,要有健康的現金流源源不斷的供應企業的日常所需,如果沒有健康的現金流,企業就會像缺乏營養的人類,很快萎靡乃至死亡。

公司裏,最健康的產品線不是單瓶利潤率超高的蘋果醋,也不是未來有無限可能的冬淩草飲料,而是老板自己都看不上的果味奶品飲料,因為這個產品才是銷量最健康的一款產品,別看單瓶利潤率低,可是耐不住它基數大啊,薄利多銷這個三歲小孩子都會說的營銷常識,為什麼就不能出現在老板的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