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道遇險(1 / 2)

大業八年二月初十,太原通往潼關的古道中,煙塵滾滾。有二百八十位甲士,正在黃土道上策馬奔馳,在他們的中央,則是九輛同樣在飛馳的馬車。都由四匹高大的龍馬拉拽,車身是由最堅固的紅軸木製作,裝飾高貴華麗。

十二歲的觀音婢,正依在馬車一側的小窗旁,滿眼好奇的看著窗外。

“那就是李家二郎?以前沒見過他。”

她語中所指的,是後方距離他們馬車不遠的一位少年騎士。五官俊朗,體態英武,可惜那懶洋洋神態,卻讓少年的整個人,顯得散漫慵懶。

這個家夥,居然在馬背上睡著了。

“你沒見過他不奇怪。”

馬車之內,時任治禮郎的高士廉手持著書本,漫不經心的說著:“這是唐國公的次子李世民,小名毗盧遮。因性情不為唐國公所喜,所以任殿內少監時,並未將他帶入京城。”

“毗盧遮?大日如來毗盧遮那嗎?”

觀音婢若有所思:“我覺得,李家二郎的父母,應該很喜歡他才對。”

南北朝年間,佛教盛行於世,尤其北方,一應貴胄子弟的乳名,都取自於佛家。以求佛門庇佑,能使孩兒平安生長。

而毗盧遮那,是佛門中的大日如來,地位尊貴。

“他自己不爭氣!”

馬車角落裏的長孫無忌一聲嗤笑:“我聽說早年楊素曾見過這李家二郎,評價說毗盧遮之才如龍躍鳳鳴,日後隻怕不遜蘭陵。”

“楊素?是故楚國公,太子太師,司徒楊素?”

觀音婢驚奇的問著:“他真的這麼說過嗎?”

龍躍鳳鳴,這是比喻一個人的才華,像龍在騰躍,似鳳凰在高鳴。而‘不遜蘭陵’之言,就更是極高的評價。

北齊蘭陵王高肅,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是一位百戰百勝的名將,也是北齊一國的擎天巨柱。可惜被北齊後主高緯猜忌,含冤而死。

“說過的!”

高士廉語中略含感慨:“那時楚國公壽宴,我也在場,後院內有數名世家小兒嬉鬧,衝撞了楚國公。當時餘子皆戰栗不敢言,隻有李世民應對從容。楚國公大為驚奇,當場試問了幾句,結果李世民居然都能一一答上,使得楚國公讚歎連連。你們知道的,故楚國公精擅相人之術,很少有走眼的時候。”

“可這次他偏就走眼了。”

長孫無忌語含不屑的接口道:“這李家二郎被楚國公讚譽後不久,就闖出了一場禍事,引得唐國公厭棄。之後這家夥更自暴自棄,身為將門子弟,不喜兵術戰策,也不研戰陣搏殺之法,反而每日裏嬉混於市井,花時間鑽研起了製甲技藝,近年已就泯然於眾人。之後又有傳聞,說是這李家二郎妒嫉其弟天資高絕,曾蓄意將其三弟推入河中。”

觀音婢不禁吃了一驚:“將他的弟弟推入河中?他竟是這樣的人?”

“隻是聽人這麼說。”

長孫無忌掃了自己的妹妹一眼:“傳言或有失實之處,可我今日看他,確實是個怠惰懶散,放蕩不羈的家夥,你以後記得離他遠些。”

“我知道了。”觀音婢轉回頭,再次看著窗外。可她眼裏,依舊透著幾分好奇。心想後麵這兩兄弟,可不像是兄弟失和的樣子。

※ ※ ※ ※

就在馬車之後三十步,李玄霸用手指捅了捅他身邊的兄長李世民。

“二哥,你看觀音婢。她好漂亮,比我那師姐還美。”

“是麼?”

李世民眼神惺忪的往前方掃望,隨後就一聲失笑:“你春心動了?”

“才不是!”

李玄霸頓時漲紅了臉,把臉頰高高鼓起,就好似一隻包子:“觀音婢她看的是你。”

“看我?那她一定是在奇怪,這個人為什麼能在馬背上睡著。”

李世民莞爾:“說來你年紀也太小了,正是思春的年紀。這次回去,二哥我會跟母親提的,說玄霸你喜歡這類型的女孩。”

“二哥——”

李玄霸臉色更紅,不過他隨即就看見那車窗旁的觀音婢被人一把扯了回去,之後長孫無忌又探出頭,冷冷的瞪了他兄長一眼,目中飽含著鄙薄與防備。

李玄霸不禁一聲冷哼,麵色沉冷了下來。他就見不得別人用這種眼神,看他的二哥。

他是唐國公李淵的第三子,之前拜在正一教呂梁派門下學藝。這次因母親竇氏生病,兄長李世民奉父母之命,率數十名部曲趕來呂梁山接他返回京城。

結果在途中巧遇祭祖之後,正在返京的治禮郎高士廉一行,於是兩支隊伍一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