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彬和顧楠雖然都是範舒的學生,但是兩者之間的風格卻有著明顯的不同。
崔彬的舞蹈風格比較傾向於範舒,爆發能力出色,加之範舒為其製定的日常訓練以及編舞,其舞蹈全麵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顧楠是流派傳人舞蹈基礎出色,唯一的缺點就是爆發力不足,這也是許多女性舞者存在的問題。當然也是在範舒的指導下,這個劣勢也被很大程度地縮小。
可以說崔彬與顧楠的這場比賽,算是硬派風格與柔派風格的一次對決,誰能贏得這場比賽,就連範舒自己也說不清楚。
因為是兩個學生之間的對決,範舒這一次選擇了當觀眾。
從最初的宗師一級到如今的宗師二級,崔彬和顧楠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兩人在比賽一開始,就各自拿出最佳的狀態,難得的是,原本並不善於把握先機的顧楠,在崔彬的強勁攻勢下,竟絲毫不落下風。
柔派風格舞者的劣勢,在於前期的鋪墊過於繁瑣,以至於在麵對硬派風格舞者時,總是在開場時處於劣勢。
針對這個問題,範舒對顧楠的舞步動作進行簡化,在不浪費體力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同樣在後半局,崔彬也沒有表現出硬派風格舞者,後期壓製不足的缺點。讓其舞步動作變換更快,以彌補技巧上的不足。
雖然兩個學生的舞蹈風格完全不同,甚至舞步動作也很難看出彼此的同門關係,然而二人在舞台上,那種簡單有效的表現,卻深深地帶著範舒的風格。
對於競技舞蹈,範舒是一個務實派,很多時候他考慮的是如何發揮優勢。所以他無論是在個人舞蹈,還是編舞教學方麵都是簡而又簡。
不過自從突破宗師七級後,他的舞蹈卻變的繁瑣起來,相比突出優勢更注重舞蹈的完美結合性。
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初學者從簡入繁,這是最初的進階;而由繁入微卻是踏入宗師階段的一步;當再由微入精便是真正的大師級舞者。
範舒如今已經窺入了舞蹈的另一重境界,哪怕是在世界舞台上,他也當的上是真正的舞蹈高手。
至於崔彬和顧楠還在成長的道路上,所以範舒並不著急將這些傳授給他們,那樣反而是拔苗助長得不償失。
這場少年組的最終對決,從第一局開始就是非常精彩的。雙方的比分也一直都呈膠著狀態,哪怕是最後幾秒中,也很難判斷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首局比賽最終還是崔彬略勝半籌,以微弱的比分差距獲勝,當然他能贏的首局,與那首節奏快速的舞曲也有一定關係。
第二局舞曲節奏慢了下來,變成了顧楠的優勢局。不過如第一局一樣,哪怕是麵對優勢局,雙方的比賽過程依舊膠著,難分上下。
不過在最後時刻,顧楠自身的舞蹈基礎能力還是發揮出了優勢,最終險勝崔彬。
決勝局要開始了,此時整個金色大廳都沸騰了起來。前兩局兩位舞者的精彩表現,已經征服了所有觀眾。
眾人也都在交頭接耳,猜測最後一局比賽的勝利者到底會是誰。
“這似乎要看是什麼舞曲了。”範舒的回答是這樣的。
的確,兩個旗鼓相當的學生要分出勝負,似乎隻能看是誰的優勢局了。
不知是不是不想讓觀眾更早地知道結果,第三局的舞曲竟是一首節奏適中的曲目,這既不是崔彬的優勢局,也不是顧楠的優勢局。
看到這裏,範舒也隻能搖搖頭表示自己看不出誰才會贏。當學生達到宗師級水平時,即便是老師也很難對其表現,給出最正確的答案。
舞台上崔彬與顧楠相對而立,這對同門師兄妹之間,從最初的相互敵視到相互了解,如今彼此間都已經有了很深的默契。
輸或贏對他們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要用自己的舞蹈來證明,自己沒有辜負老師的希望。
看似激烈的比賽,崔彬與顧楠的心裏卻都是很平靜的。在他們看來,這樣的比賽與平時的訓練並沒有什麼區別。
舞曲響起,二人同時起舞。這一次二人的舞步動作竟出奇的一致。如此一幕,更是讓人不由稱奇。
如果不是知道這是個人間的對決,兩人的表現,看上去更像是相互配合雙人舞蹈。
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分出勝負嗎?看著完全持平的比分,完全相同的舞蹈,觀眾們都是滿臉茫然。
就在眾人猜測會不會出現平局情況時,崔彬和顧楠在一個轉身動作後,各自的舞步動作都發生了變化。
他們各自都使用了範舒編排的開場舞步動作,前兩分鍾二人步調一致,可是在第三分鍾開始,便各自都傾向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這套出自範舒的編舞,開場相同後麵卻是完全針對二者風格而定。至於誰強誰弱,範舒在製定編舞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這些。
最終比賽的懸念再次產生,幾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靜靜地看著兩個舞者之間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