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泓的心態,在此時,失衡了。這是他此生以來,唯一的一次失態。之前那八九次死亡回檔,以及每天晚上重複一遍的噩夢,依舊沒能阻止他現在頭腦發熱。
心態失衡,頭腦發熱,契泓失去了準確的判斷力。現在他要做的最正確的事情,是毫不理會蘭草國的這次陰謀挑釁,直接率領艦隊北歸。償若心有不甘,退而求其次,一邊北歸,一邊派人質問蘭草國,相信蘭草國東部水師在被契泓艦隊重創之際,肯定也會服軟。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戰。
契泓居然頭腦發熱的選擇了下下之策,進攻蘭草國,而且隻是帶著他的七千主力以及新收的六千海盜。居然就這樣丟下奧州四郡根基不顧,孤身犯險去宣泄一時之忿,簡直就是一種智商直線下降的表現。
更可怕的是,整個艦隊中,所有人,包括法浚和玄素,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勸諫契泓。這個情況,既表明契泓的權威已經到了不可動搖的地步,也暗示了契泓隊伍中潛藏的危機。
一人獨大,盡管他是無可替代的核心。對於整個團隊來說,這是一種可怕的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起了第三神聖羅馬帝國的大獨裁者。
契泓何時能夠清醒過來?不再將自己的心血成果放置於這種險象環生的危局之中,至少不會在巔峰之際毀於一旦?目前看來,契泓還沒清醒,或者說要等他清醒,得給他一個不小的教訓才行。這個教訓什麼時候會來,誰也不知道。至少,在契泓率軍在楓林灣登陸的過程中,教訓沒有到來。契泓的一萬三千軍隊,毫無阻撓的登上了蘭草國的領土。
此時的契泓,頗有一股征服者的味道,帶著一支規模不大的部隊,自信滿滿的衝向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古國,並且妄圖徹底征服她。
登上陸地之後,契泓就開始了快速進攻的節奏,一路用靈石火炮和靈石爆彈轟擊城市,幾乎將他途徑的幾個城鎮全部摧毀成一片瓦礫。因為他手中隻有七千戰力,無力確保守住那些城市。
登陸十天後,四月初九日,契泓率軍西進六百餘裏,經過大小七次戰役後,擊潰打散蘭草國十餘萬軍隊,到了蘭草國的京都外圍,距離淩霄城一百六十裏的檀城。
這一路來,契泓的行動製造了極大的恐慌,這不是一支來占領疆土的征服者,而是一支摧毀一切的毀滅者。
蘭草國此刻,已經慌了手腳,淩霄城的駐軍十五萬人,已經陸續派出十萬,被契泓連著七次進攻,基本打殘,剩下五萬人隻能固守淩霄城,不敢再出去迎敵。
而契泓現在已經到了距之一百六十裏外檀城,如果檀城失守,那麼淩霄城就完全暴露在契泓的炮火之下。銀洛州桃林州以及金印烏夜飛花丹湖等四城的軍隊,正在趕來,最快也尚需五六日日的路程。契泓若是攻下檀城,兩日之後就到了淩霄城。
蘭草國該怎麼辦?
契泓此刻,其實也處於一種極度危險之中,七戰之後,白羽近衛重騎多少有些折損,如果攻下檀城之後,以不足七千的兵力直逼淩霄城,那麼前來救援京城的蘭草國軍隊很可能揮軍至此,切斷契泓與守衛艦隊的林啟恩等六千海軍的聯係。如果契泓止步檀城,那麼他也可能被五六天後到來的蘭草國軍隊包圍於此。不管怎樣,契泓都會在這檀城遭遇困境。非但報複蘭草國的舉動成為一個無果的笑話,契泓還很可能帶著他的主力盡數覆滅。
這麼一來,契泓登陸蘭草國,貿然與之開戰的行為,不就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荒唐笑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