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天昭元年(1 / 3)

九月三十日,崔鎮方麵傳來捷報,馗明何尰攻下了中山郡這個易守難攻的地區。沒想到這馗明何尰也是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家夥。發現中山郡亞丁軍防守薄弱,直接帶著六兵團攻了過去,憑著二百輛鐵甲車,四天時間內,攻城拔寨,連下中山郡六城,搶占了雪龍寺泰紋關新崎關這三個重要關口,徹底切斷了亞丁軍東部大軍與其中央集團之間的最後一道通道。

十月初三,陳翀的第五軍團攻克龐城,郡內五城聞訊紛紛開城投降。

十月初七,蕭若素的第四軍團完成了嚴鎮郡的攻略,郡內七城二關悉數拿下。

這樣一來,隋城前線的軍隊希望東部後方郡縣支援的妄想,就被徹底打碎。

十月初十,進退兩難的亞丁國東部軍團,分裂為兩部,一部打算退到夏城郡,當然在南漢江渡河時被法浚和宮麒麟的第一第二軍團半渡邀擊,七萬人,除了二萬奔逃潰散投降外,剩下五萬全部請求歸降。

分裂的另一部五萬人,居然奇跡般的繞過隋城往西衝擊,且戰且走,與十月十三日抵達格爾戴爾的亞丁軍邊關營地,終於逃出生天,避免了全軍覆亡的局麵。契泓打聽了一下那個指揮西進,帶領亞丁軍逃出去的將領姓名,居然是個熟人。蕭綈,曾經參與亞丁國第一次西征,時任後將軍。

十月十三,宮麒麟的第二軍團開始進攻亞丁國東部最後的領地,夏城郡和田孫郡。結果軍隊還沒開到夏城,夏城領主已經出來獻城投降了。田孫郡更是聽到夏城投降之後,直接改易旗幟,自覺成了契泓的屬下。

從九月十一日契泓向韋邑發兵以來,到十月十三日,僅僅一個月零二天,亞丁國的東部九郡三十八城全部納入契泓囊中。亞丁國沒想到,燕城商盟和太陽郡王更沒想到。

燕城商盟和太陽郡王的初衷,不過是要扶植一個能攪亂亞丁國內部的小勢力,從而讓他們可以漁翁得利,結果沒想到,契泓的軍團如此強悍,居然在一個月多點的時間裏,直接攻略九郡之地,貿然間,成了一個不小的國家。

燕城商盟和太陽郡王驚訝了,隨即停止了所有前線行動。

亞丁國突然丟掉了東方的九郡之地,朝中也是亂成一團,權貴們吵成一團,分成幾派。最沒出息的一派表示東部之地從來不是很順服亞丁中央的統治,時不時冒出幾股叛亂的匪軍,所以這個地方丟了就不要了。

最激進的一派,當然是要即刻發兵,組織大軍進攻中山郡,討伐東部叛亂的天元軍。

當然也有主張安撫的,覺得用封官許諾的方法,來換取天元軍的效忠。這個想法,在契泓看來無意識癡人說夢。不過亞丁國既然有人如此,契泓倒也可以順勢用計。

還有主張放棄東部,集結大軍進攻太陽郡王和燕城商盟領土的,因為南部太陽郡王和東部燕城商盟的領土,要比東北角的九郡之地富裕得多。

這些人吵了半個月沒吵出什麼結果,契泓反而可以在各地安撫民眾,同時建立行政專署製度,派遣三吏,設立學校,治理民生。此外,征招兵員,整編軍隊,選拔將才。

十一月初一,契泓派出殷仲,到亞丁國都城唐都城活動,花費重金賄賂幾個官員,請求賜爵號,並表示願意向亞丁國主隗方道宗效忠,並且表示如果亞丁國承認天元軍的合法地位,天元軍願意奉納東部九郡的一半稅金,同時還可以聽從征召,為亞丁國作戰。

十一月初十,被契泓視為最大威脅的隗方道宗居然同意了,亞丁國封天元軍首領為東鄉侯,代理東部九郡的軍事行政權。

契泓稍微變了一個相貌,接待了亞丁國的敕使,接了亞丁國的封號。然後饋贈大量的金錢財物,風風光光的送走了敕使。現在,他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領地的行政和治安,鞏固完之後,那時候便是亞丁國滅亡之時。

轉眼到了正月,神庭聯邦宣布改寶慶四年為天昭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