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以為,以你現在孤守遼國的兵力,能一舉擊敗契泓嗎?”殷仲開始了。
“不能。”丁桓若也知道,自己在山北高城東黎三郡的這三十萬補給不足的兵力,隻能勉強抵擋契泓駐紮在長草郡的十五萬元軍。要想收複聖言關,擊敗契泓,那就是癡人說夢話。
現在的契泓和他的軍隊,不是靠一百萬人兩百萬人就能打敗的,而是要想別的辦法。
“那陛下,現在能號令天下,讓諸國全部與契泓為敵嗎?”殷仲接著問,這可是一個關鍵啊。神庭聯邦僅憑一國之力,尚且無法擊敗契泓,更何況隻有三郡之地丁桓若,就憑他手下的這些殘兵,毫無勝算。
“也不能。”丁桓若此刻感到一種搖搖欲墜的無力感,感覺到自己真的出於一種無力回天的境地,但是,他還得支撐下去,想盡辦法找到打敗契泓的套路。國恨親仇,焉能不報。
“陛下,契泓現在操控大議會,神庭聯邦內外皆有怨恨之人,所以,他為了安頓朝政,鏟除政敵,目前不能對神庭聯邦內部諸侯宣戰,故此讓鄙人向您求和休戰,您若願意和他停戰結盟,必能獲得打敗他的機會。”殷仲幾句話一繞,套子就扔出來了。
“停戰結盟,叫他想都別想。”丁桓若雖然知道眼下隻能停戰,積蓄力量,尋找盟友,再尋找機會,挑戰契泓。停戰勢在必行,但是結盟,這可不行。每次被迫與契泓簽訂城下之盟的人,被坑的有多慘,神庭聯邦自己就有先例。自從當初丁盛若決定背盟北伐遼國之後,丁盛若丁桓若這兩兄弟就知道,自己和契泓之間,是永遠不可能有機會和解了。
“殿下,少不忍則亂大謀啊。你隻有與契泓結盟,才是徹底打敗契泓的唯一方法!”殷仲你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我為何要相信你的話,你是契泓派來議和的,你現在倒告訴我,議和結盟是打敗契泓的唯一方法?既然這是打敗他的方法,契泓豈能不知道,為何還要派你來和我神庭聯邦結盟?”丁桓若也不是嫩蔥,哪能讓你殷仲這麼簡單就哄騙得了。
“陛下不知,草原和薛思泰汗國已經和契泓商量好了,準備一起進攻安熙郡安龢走廊山北郡和靈石郡。你看,契泓要求和,為啥軍隊不撤回飛龍港,反而朝天神關集結啊?”殷仲這家夥,果真是頭腦聰明,就算契泓從來沒透露西征胭脂國的計劃,他已經猜到契泓在打什麼主意了。
但是,殷仲也知道,契泓這麼做可不是為了神庭的西南疆域,而是另有圖謀。那個圖謀,以契泓現在的地位,隻能是天下。
“這……”丁桓若此刻沒話說了,看契泓這麼調兵的架勢,果真就是為了攻略安熙郡安龢走廊的樣子。
“契泓此次命我二人來見殿下,明確交代不用費心促成和解,隻要你繼續保持和他敵對,他就可以讓大議會發布你不聽從調令欲圖不軌的詔命,從而名正言順的發動聯軍,討伐遼國三郡。而且,外臣知悉,暴風妖國也已經集結軍隊在九龍河南岸駐紮,加上香料聯邦的軍隊,東麵聖言關北上的軍隊也將達到三十一萬人。西麵神武關三十三萬人攻略安龢走廊,有七萬薛斯泰軍隊接應,北上攻擊黑羊關。東麵長草郡十萬人,由陳翀指揮,加上北麵鷹獅國的金刀女王二十五萬人,總兵力將達到一百零六萬。陛下,您可有契泓那樣的本事,能以三郡之地,抵抗百萬大軍的進攻?或是逃到海上休養生息,再找個地方登陸,重新創建一個國家?”殷仲說到這裏,笑了,他知道這次任務,已經完成了,丁桓若已經麵露驚慌,方寸大亂了。
丁桓若的確自認沒有這份能耐。(怨不得他,沒主角光環啊。)
“陛下,眼下之計,就是不要讓契泓得逞,跟他議和。然後,挑唆他去進攻胭脂國或者蘭草國。”殷仲接著說道,這就是殷仲智慧過人的表現了,他已經猜到契泓想要攻滅胭脂國,解放薛思泰汗國的後方製肘,這樣,契泓才真的有機會徹底控製神庭聯邦的大局,胭脂國未滅,薛思泰汗國是不可能全力配合契泓的。同樣,蘭草國未滅,暴風妖國派大軍協助契泓也是扯淡,嚇唬人的說法。
但是丁桓若卻被嚇住了。“進攻胭脂國,此話怎講。”丁桓若已經被殷仲說亂了心智,開始求教了。哎,人啊,再聰明的人,迫於形勢,總會頭腦發昏,犯下錯誤的。
“殿下與契泓和解,他自然會去進攻胭脂國,因為胭脂國當初也參與五國聯軍北伐遼國,契泓對此恨之入骨。若是攻下胭脂國,開疆拓土,必然歸神庭聯邦所有,契泓的大元國遠在東方,胭脂國遠在西方,這萬裏飛地,他是管不過來的。滅了胭脂國,契泓必然會在回頭順勢滅了薛斯泰國,這樣他才能將領地連接起來。如此一來,契泓必然會在沙漠地區與薛斯泰人膠著苦戰,這時候,殿下你再集合各位諸侯,拿下星港,豈不是一箭雙雕?”殷仲這是典型的弄了一番鬼話在糟蹋丁桓若,可是丁桓若卻聽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