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珪郡王前來朝見契泓。一來是做個效忠的樣子,二來,他是為自己提親,請求娶蘭草國金蘭公主為續弦。這個快五十歲的老頭子,居然要娶才二十七八的金蘭公主。為此,他還居然要交回褒郡和珪郡的領地,放棄神庭聯邦選帝侯的身份。
這是看到神庭聯邦名存實亡,想要徹底離開神庭聯邦的政治舞台了。
契泓沒有準許他歸還領地放棄選帝權的請求,但是同意了他娶金蘭公主的請求。政治同盟嘛,契泓也是需要的,何況珪郡王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名將,雖然曾經敗在契泓手下。
六月二十五日,最後一個還在抵抗的蘭草國城市也被玉子獅攻克,蘭草國也成了大元國的領土屬國。
七月一日,契泓冊封銀蘭公主玉茹芷為大元蘭草國女王,金蘭公主玉芸芷為大元靈血教大祭司,珪郡王包建勳為金蘭親王,迎娶金蘭公主。冊封殷仲為銀落郡公,藍同芳為烏夜郡公。廢除荀嘉延蘭草國王君號,追諡號為哀王。廢除荀哲蟠蘭草國王君號,惡諡為荒厲王。
七月二日,契泓下詔設立大元蘭草都督府,殷仲為總督,珪郡王包建勳為副總督,蕭若素為總督兵團大將。
各種大典儀式舉行完畢之後,契泓於八月初一率軍北歸,從珪郡王的領土內,一路北上巡行,汝郡王和靈石郡王也不得不來朝見契泓,畢竟契泓是皇帝,這一回出征,還接連滅了兩國。現在,看契泓這麼風光,太陽郡王和蒼田郡王若是在場,估計都要氣的吐血了。
九月四日,契泓大軍回到星港,除禁軍十個兵團外,其他部隊開始了輪戍製。原因是契泓在班師回星港的路上,發現軍營裏有人傳看一首詩。
信風起,鴻鵠飛,天涯迢迢萬裏路。
故鄉佳人數日月,郎君何時回?
春水漲,青絲長,君王征戰路何方。
鐵甲利劍衣浴血,郎君可無傷?
轉眼流火夏入秋,田中穀浪翻金黃。
童子呀呀學稚語,父母托信問郎君。
安然?無妨?
這是一首典型的思鄉之作啊,如果不是軍中思鄉,那就是有人散布思鄉之情,以瓦解契泓大軍的士氣。所以,契泓決定,罷戰修養,過個兩三年再來收拾北麵的蒼田郡王和南方的太陽郡王。但是,一股腦兒都解散大軍,這是不智的,所以留下禁軍十個兵團,維持常備軍力。同時所有軍團開始輪戍製,留三分之一守營,三分之二還鄉與家人團聚。然後,分開兩批,第一批三個月之後會來執勤,同時留守的士兵返鄉。第二批六個月之後會來執勤,替換第一批輪戍士兵。等到第九個月,第三批返鄉的士兵會來替換第一批士兵執勤,如此反複輪戍。
輪戍製度之下,契泓手中的常備軍團為有五十六到六十個之間,也就是常年擁有三十萬左右的兵力,一旦爆發大戰爭,也能快速召集全軍,以一百八十多個兵團壓製敵軍。對於周圍各國耗費大量金錢資源維持的軍隊來講,契泓這種做法,很省錢。
九月十日,契泓將整個大元國劃分為八大都督府。除去前麵講的胭脂都督府和蘭草都督府之外,星港周圍紫郡廣成郡安熙郡安龢郡,為神庭都督府。大元國西部領地,包括都城靈虹,為西都督府。大元東部地區十四郡,為東都督府。原燕城商盟領土,設立燕齊都督府。原太陽郡王所在的南部領土,包括龍神星群島,設立南島都督府。封印海域龍淵海域以及長草郡和趙鎮港,設立北島都督府,後改名為海軍都督府。
十月,熊山部寒鐵部單於南下朝見契泓,願意奉土歸降,因此,設立鷹獅都督府,管轄二部事務。這樣下來,大元帝國進入九大都督府時代。
天紀元年臘月,契泓將皇宮設在紫郡飛龍堡,舉行了燔祭。果然,除了太陽郡王和燕城商盟,連蒼田郡王都派人來觀禮。天下人,都已承認契泓為正統皇帝的地位了。
天紀二年六月,香料聯邦發兵滅掉了燕城商盟,同時正式向契泓告捷,如此一來,香料城邦也正式成為大元帝國的屬國。這個南方的貿易王國,這麼積極成為屬國的原因,大概是為了免除海關貿易稅吧。唯利是圖的商人貴族,為了利潤,國家什麼的,不在乎。
八月,契泓設立香料都督府,由原香料城邦的國主擔任總督,但是總督兵團和城市駐軍,則由契泓派去的將領指揮。
九月,太陽郡王病逝,屬下將領奉土歸降。契泓重新啟用湯溫緒,冊封他為太陽郡王,領有太陽郡王原有領地,同時設立太陽都督府,以湯溫緒為總督。
到了這時,契泓終於放下一顆心,海外最大的反對勢力也消散了,隻剩下遼國三郡的蒼田郡王,還沒有歸順中央。此外,北麵的鷹獅國,西麵的薛斯泰汗國,南麵的暴風王國還沒有徹底稱臣,但根據現在的天下形勢,這三國是不可能與契泓對抗的。
最後,就剩下馬克島上的通天幫了。契泓要滅了他們的話,也是翻手間的事情。
天下洶洶,終於歸於太平,將士不用枕戈待旦,百姓不用牽掛從軍的兒郎,盛世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