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據寨自保(1 / 3)

航育城似乎是毀了,大火燒了三天還沒熄滅。

根據一些膽大的去探聽消息的人回來說,那裏已經變成地獄一樣,估計死了好幾千人,半個城被燒掉了,城牆都塌了半邊。

一些經曆劫難逃出生天的人說,那些土匪逢人就殺,就跟惡鬼一樣。每個屋子進去就翻,翻不到值錢的就放火燒了。如此明火執仗的行徑,真是罪不可赦啊。但是,現在又有誰來追究他們的罪惡呢?

那些跟契泓來接孩子的家長,都在謝契泓救了他們一命。那些沒有見到孩子的,雖然很失望,但是也慶幸自己活了下來。

家就算毀了,好歹人還在。

不過,慶幸的心情還沒持續兩天,又有消息傳來。茵蘭行省(下轄天音東道天音西道)的官府出兵了,來清剿航育郡的暴亂土匪。

看起來是個好消息吧,但是半天後,又有消息來,據說官兵敗了。

然後,更加滑稽的事情來了,官兵朝著航育城周圍的幾個村莊來了,他們覺得是村民在給土匪提供幫助。現在要先清理土匪的根基。

這是什麼邏輯啊!

土匪的寨子都在山裏的,什麼航育山賀山槐櫻山伯緹山。(伯緹山古寨的盜匪被契泓滅了,但是伯緹山北嶺那邊說不準還有。)

而且匪患嚴重的主要是航育城東邊的航育山和賀山,西麵還好的。但是為什麼官兵要從西麵開始先清剿呢?

通義村北麵的王莊村,直接被官兵屠了,隻逃出來三四個人。

這,這夥官兵簡直就是土匪啊,不,比土匪還惡劣啊。土匪人家好歹還說明了自己是土匪,你這官兵可是要保護百姓的啊,你怎麼也跟土匪一樣殺人放火啊。

接下來兩天,官莊,童莊,郝思村……周圍十數個村莊都被屠殺殆盡。

通義村就算在外圍,此刻也成了官兵的目標。

怎麼辦?

沒辦法,逃啊。

現在隻能先到山裏去躲一會兒了。

契泓跟通義村村長一說,老村長也同意了,讓保長趕緊召集大夥,跟著契泓往山裏逃。周圍幾個村莊逃出來的人,也紛紛跟著契泓們,一起逃命。

這下子,連同當初土匪劫城逃過來的幾千人,進山躲避的人多達六千。

伯緹古寨能容得下這六千人嗎?

等到了地方,契泓發覺自己小看了伯緹古寨,或者說小看了那位古代名將伯緹小可汗。

寨子的破舊屋子收拾出來,駐紮兩三萬人沒有問題啊。這個古寨安在一個山穀的中間台地上,兩側都有溪流,南麵長坡慢慢隆起,連接到南山上,西北和東南兩個山口,就像天然的要隘一樣,隻要守住了,千軍萬馬攻不進來。

山穀四周的山峰,都很險要,而且上麵還修了烽燧台,山嶺稍有平坦之地還有一些石牆的殘基,稍微修一修就是很好的防禦工事。這山穀裏的兩條溪流,水質清冽可口,養活十幾萬人是沒有問題的,這穀地裏麵還有七個神泉,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煉金師的要求。

西山嶺上還有銅鐵礦脈,東山長著大片野麻野桑,北山還有漆樹,估計也是伯緹可汗種下的,各種器物織物的材料,都可以在這山穀裏找到。

這是一個寶地啊。兩個山口一封,這裏就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王國啊。

老巡捕看到六千多人湧進來,似乎並不奇怪,而是貼了一張告示。

“本地伯緹寨,寨主契泓,現與各位立下規矩。來寨中營生避難,一概歡迎。然,必須遵紀守法,井水及他物取用,來中堂登記認領。盜者,枷示眾十天鞭一百。欺人者,枷五天鞭五十。與人爭執而致人傷者,枷五天鞭三十。致人死者,抵命。啟示眾聽,望相互告誡。伯緹寨主契泓印,主簿定君山書。”

好家夥,這就封契泓為寨主了,定大師自己擔任主簿了。

主簿大人啊,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航育城即周圍百姓要遭難的,所以來這伯緹古寨做準備了是嗎?以後這種事情能不能先告訴契泓一聲,讓他心裏有個底,別讓人嚇得不要不要的,好不好。

在定大師的安排下,通義村村長成了古寨的典吏,說白了就是管人事的。保長成了治中,說白了就是組織各類生產的,包括檢修房屋和城防。比如說組織人手去收個麻,然後交給織造房泡軟了織成麻布,再去組織人手收割蘆葦,和上泥巴去堵上牆壁裂口。

感覺保長幹治中的活兒,好幸苦的說。

卓佳婿的爹被安排當了功曹,說好聽是主管禮儀之事,說白了就是忙活一些雜事的。比如辦個酒席啊,清理街道啊,檢查房屋啊,檢點倉庫物資啊。

感覺保長是幹活的,卓大叔就是監督的。

最後一個,負責帶人巡邏警戒治安的把頭,交給了遲紅蕊的哥哥。遲把頭,以後契泓就這麼稱呼他了。

為什麼叫把頭,不叫捕頭呢?大概是大家都覺得,航育城那些巡捕都太不靠譜了。所以大家想都沒想,直接把帶領巡邏兵的治尉叫做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