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卷名(1 / 1)

尊敬的各位看官:

遠古佛教將世間宇宙依其境界不同而劃分為三界,即眾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無色界,再依其不同具體層級劃分為二十八重天。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間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羅,下至畜生、餓鬼、地獄等,因為此界為男女雜居,多諸染欲,因此稱為欲界。

色界指遠離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沒有欲染,也沒有女形,眾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宮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為此界尚有色質,因此稱為色界。

無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隻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古佛曰:“無三界可出,無涅盤可入。”又說:“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回。”

《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化城喻品》說:“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意思是勸三界諸有情莫以三界為安,當勤求解脫。因為三界迷苦的領域有如大海的無邊無際,因此三界又稱苦界、苦海。一般常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便是勸人出離三界,勤求解脫涅盤之樂。

將本書劃分為“月”、“欲”、“色”、“無”四卷,目的不是規勸各位看官皈依佛教,而隻是覺得好玩、有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