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什麼
情商是人類尋找智慧以求成功的巨大發現。沒有它的橫空出世,我們將依然被智商所統治著。
——塞繆爾·蘭登(哈佛教授)
情商是一個心理學名詞,EQ是情商的縮略詞,其全稱是Emotional Quotient,即情緒智力。
如果一個人學習成績優異,反應速度快,計算水平高,那麼我們可以說他有很高的智商,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但擁有高智商並不一定能夠成功,也不意味著會獲得他想要的幸福,這隻是人的大腦思維運行的一種考量;盡管智商很重要,但在講求團隊和協作的當今社會,僅僅學習好、成績優、智商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擁有良好的情緒智力,即情商。
哈佛心理學教授戈爾曼認為,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隻有20%來自智商IQ,其餘的80%則歸結於其他因素。而在這80%的因素中,最關鍵的就是情商EQ。
由此他得出結論,情商高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因為,高情商的人能夠把握自己的情緒,同時善於體察別人的情緒,通過敏銳的感受和他人互動,他們在與人相處中會獲得更多便利,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麼,情商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國外心理學家認為,情商是測定和描述人“情緒情感”的一種指標,全稱是“情緒智力商數”。它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情緒智力水平高低的。因此,首先它是一種被認可的參數,其次這個參數的高低可以直接顯示一個人情商的高低。換句話說,如果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更多地被用來測試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學業成就,那情商就是一個人的感受、理解、控製、運用和表達自己及他人情感的綜合能力。
它具體包括情緒的自控力、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對他人的理解與寬容。
課堂收獲
情商,使人們擺脫智力論命運的無可奈何,一步步走向事業的成功。人們開始相信後天的努力一樣可以改變人生命運,因為情商在後天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情商與命運
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占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力因素。
——哈佛格言
在學校裏得高分,不一定意味著擁有成功幸福的人生。擅長處理情緒的人,在生活中更有可能獲得滿足,因為他們掌握了讓心情平靜的方法,從而讓自身效率得到提高。不善於控製情緒的人,常常會經曆內心的鬥爭,其專注工作和清晰思考的能力受到破壞,導致效率低下。
也正因為如此,情商在人的命運中所起的作用,才顯得尤為重要。
奧巴馬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統的總統。他之所以能取得政治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高情商。年輕時,因為自己的多種族背景,他在社會上很難獲得認同,他也曾一度很自卑,甚至放縱自己,用大麻和酒精逃離現實。但當他最後發現消極對待沒有任何積極作用時,他最終選擇了重新積極地麵對生活。
他開始認真學習,積極備考,並且考取了哥倫比亞大學。大學畢業後,奧巴馬到芝加哥的一個窮人社區做社工,3年的社工經曆,讓奧巴馬更多地與窮人近距離接觸和交流,發現他們的所需所求,並因此產生了為下層民眾爭取權益的決心。正是這種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讓他最終走上了政壇。
課堂收獲
很多證據表明,擅長處理情緒的人,能很好地了解並控製自身的感受,懂得並能有效對待他人的感受,這樣的人在人生的任何領域都具有優勢,不管是在親密關係中,還是在辦公室政治中,他們都能掌握決定成功的潛規則。不善於控製情緒的人,常常會經曆內心的鬥爭,從而損害其專注工作和清晰思考的能力。
你能調動情商就能調動一切
健康情緒的養成或保養對一個人工作、生活、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哈佛格言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不開心的事情,為此有的人會大動肝火,結果把事情搞砸;而有的人則能夠有效地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泰然處之,非常理智地對待這些事情,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
英國著名化學家法拉第在年輕時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神經失調,身體很虛弱。為此他幾乎拜訪了全世界的名醫,也沒有治好自己的病。後來經一個朋友介紹,他來到鄉下某農莊,農莊裏住著一位極為普通的醫生,這位醫生詳細地為他診斷後,沒有開任何處方,隻是給他寫了一句話:“多看看喜劇片勝過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