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抬高自己的眉毛,是一種友好的表現。這種動作並不是人類的專利,靈長類動物也會使用這種動作和同伴們打招呼。輕輕地把眉毛往上一抬,很快地又回複到原來的狀態,這是為了吸引他人注意力的動作。為了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問候,充滿友好的問候。這種問候的方式,一般用在向距離較遠的人打招呼時。
回憶一下我們生活中輕輕抬高眉毛的情形,你會發現,我們隻有對自己認識,並且有好感的人做出這樣的動作;對於陌生人和不喜歡的人,是無法做出這個動作的。你還會發現,如果你刻意地向陌生人做出輕輕抬高眉毛的動作,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會回應你相同的動作,有的人甚至會走上前來和你打個招呼。
如果你見到別人時,對方向你輕輕抬了一下眉毛,就說明對方對你是友好的,不厭煩的。反之,如果對方並沒有為你提升眉毛,或者是壓低了眉毛,就說明對方對你沒有好感,有些厭惡你,甚至是對你有敵意。
課堂收獲
亞倫·皮斯說過:如果你喜歡他,就向他輕抬眉毛;如果你想讓他喜歡你,還是向他輕抬眉毛。這可是一條黃金準則。
通過眉毛的小動作來了解他人對你的態度和看法,是一個既直接又方便的辦法。
為什麼對方的眼神遊移不定
眼睛會泄露心中的秘密。
——喬·愛略特(英國小說家)
當人的目光四處遊移不定、難以捕捉時,是這個人對眼前的情景沒有安全感,也是心神不寧的表現。比如,當我們被他人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我們都會先四處看看,這種行為通常會被人們認為是在滿足對房間內部設計的好奇心,其實,這是大腦出於本能地在尋找逃跑時的路線,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機製。然而,如果是處在一個並不適合來回走動四處看看的環境時,我們就可以更加明顯地觀察到此時遊離的目光。
之前,大家都認為說謊者是不敢看受騙者的眼睛的。有人為此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結果令人驚奇,撒謊者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不敢正視對方的眼睛。隻有30%左右的說謊者在撒謊時目光遊離;而70%左右的人,在撒謊時都會目光堅定有力地注視著對方,以增加自己謊言的可信度。因為說謊者的刻意行為,這部分謊言往往是很難被識破的。
當你和一位你並不喜歡的人交談或者交談著你毫無興趣的話題時,你往往會出於本能地展現出遊離的目光,用眼睛輕瞟四周,試圖逃離這段交談。但是,此時你的這種動作會引起對方的注意,會被對方發現你是想逃離這段對話。所以,和“說謊者是不敢看受騙者的眼睛”一樣,大多數人在此時都會假裝出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會更加專注地注視對方的眼睛,並輔以強擠出的微笑表情,以避免對方產生不悅情緒。
我們不能以目光是否遊移不定來當作辨別謊言的唯一途徑,因為通過掩飾它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判斷。對於謊言的辨別,我們必須結合撒謊者的其他動作、聲音、語速、瞳孔的放大和縮小等行為來做出綜合判斷。
課堂收獲
遊移不定的目光是沒有安全感、心神不寧的情緒表現。
撒謊者和逃避者也會出現遊移不定的目光,但是不能以此作為判斷他們說謊、逃避的唯一依據。大多撒謊者和逃避者都會利用增加和對方的對視時間及目光中的堅定感,來顯示自己的真誠,獲取對方的信任。
從放大的瞳孔看出心裏的“不”
人的瞳孔的大小是由人們情緒的整體狀態決定的。
——埃克哈特·赫斯(瞳孔測量學之父)
人的瞳孔會隨著情緒的轉變發生明顯的變化。當人們處於興奮狀態時,瞳孔會擴大到原來的三至四倍,比如男性被心儀的女性吸引時,他的瞳孔就會擴大。相反,情緒消極時,瞳孔就會收縮。
有句老話說,“和別人交談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這樣可以看到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實應該說是“看著對方的瞳孔”。
美國的專業人士調查發現,大多數人(同性戀人士除外)在看到異性的明星海報時,瞳孔會擴張;而在看到同性的明星海報時,瞳孔就會縮小。人們在獲得某一項持久事件的成功時,瞳孔會擴張至極限。
很多人早就知道如何透過瞳孔解讀他人的內心。比如一些商人會在和客戶競價談判或是討價還價時,仔細觀察對方瞳孔的變化,以便控製價格。如果客戶這時要求降低價格,但瞳孔卻發生了擴大,商人就會明白,客戶心裏是很滿意的,是完全可以接受這個價格的,便不會在價格上再做出讓步。
一些經常打牌的人,也會觀察對方瞳孔傳遞的信息。如果看到對方瞳孔發生擴大,就知道對方手上一定拿了好牌,便不會加大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