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孔子學院茶文化傳播體驗活動
藝術之窗
作者:鄭燕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世界各國更加重視發展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漢語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孔子學院為推動漢語走向世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增進我國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重要貢獻。而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而漢語交際能力不僅僅指掌握漢語要素,漢語技能,還包括中國文化背景知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通過語言傳播。二者相輔相成。中國文化包羅萬象,其中茶文化起源久遠,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精華,體現在物質,精神,文化等各方麵。茶被稱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並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並且茶文化的傳播具有可操作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所以舉辦茶文化體驗活動是孔子學院文化傳播體驗活動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本篇將對海外孔子學院茶文化傳播體驗活動內容和具體怎樣傳播展開論述。
二. 茶文化體驗活動目標:
通過茶文化體驗活動,可以達到如下目標。第一:使學習者了解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第二:使學生了解中國茶的基本知識,理論部分包括:茶與中國茶史,中國茶葉種類,茶的保健功能,茶與傳統文化;技能部分包括:茶藝與茶藝實訓等。第三:使學生了解茶文化背後的文化深意,例如:茶文化背後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儒,釋,道”的思想;中國自古注重禮節的文化現象;茶對中國文學的影響;第四:使學生了解中國茶文化與本國茶文化的不同和相同,體現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特點和包容性;第五:通過茶藝實訓和體驗,使學習者能夠親身感受到茶藝中滲透的中國茶藝精神,加深學習者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
三. 茶文化體驗活動設計原則
孔子學院外國學生茶文化體驗活動不同於本國中國學生的茶文化活動,表現在學生漢語基礎,背景知識有限,傳播目的等等不同。所以要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特殊性,製定茶文化體驗活動的設計方案。除了傳播內容需要尊重科學性原則之外,還需要注重以下遵守以下原則:
1. 針對性原則:根據學生的漢語基礎(初級,中級,高級),掌握的詞彙量,和所學漢語的目的(愛好,專業,用圖)等,選擇教學內容,控製講解的難度水平,對難點處適時進行引導。
2. 趣味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原則,可以緩解枯燥的內容學習,並保持學生學習漢語知識的熱情。茶文化體驗活動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麵促進趣味性:茶文化活動講解和茶藝實訓過程中可以采取互動,問答,小遊戲,小組競賽的方式,增強學習的興趣。
3. 實用性原則:茶文化內容博大精深,曆史源遠流長,內容非常複雜。文化體驗活動不需要將有關茶文化的所有內容都傳輸給學習者,選擇內容時要根據實用性的原則。選擇貼近生活,具有代表性的內容,滿足學習者了解中國茶基本常識,泡茶法,和茶俗,體會中國茶背後的文化內涵,從而達到能夠順其自然的應用到日常生活和文化交際當中。
四.前期準備
1. 主題:選擇主題名稱不僅要簡短,朗朗上口,還需要體現茶的品質和中國特色。例如可以取名為:“書香琴韻,禦茶茗苑”茶文化主題活動等;
2. 前期宣傳:通過張貼宣傳海報,分發宣傳冊,校內BBS,教師動員,校園內設置展台進行宣傳和中國茶品嚐等方式進行宣傳;
3. 場地布置:要體現中國特色和茶文化“和靜怡真”理念。場地選擇根據人數確定,選擇一個安靜的場所。準備一些古色古香的宣傳海報,掛件,書法作品裝飾四周。座位可以安排為茶館的方桌,讓學生分別圍坐在方桌四周;
4. 教具:多媒體課件,錄像,代表性的茶的實物,展示茶藝的茶具,獎品等;
5. 講解人員:選擇“優雅,莊重,古典”老師講解和演示,講解當天最好身著中式旗袍。
6. 背景音樂:古箏曲《高山流水》《漁舟唱晚》等古典嫻靜樂曲製造“和靜怡真”的氣氛。
五.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