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音樂修養課與大學生素質教育(1 / 3)

淺談音樂修養課與大學生素質教育

教育論壇

作者:程燕

摘要:音樂修養課程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文章分析了素質教育的內涵,認為藝術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從四個方麵討論了在音樂修養課中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音樂修養 大學生 素質教育

今天是一個經濟與信息的時代,時代呼喚高素質人才。怎樣培養高素質人才是擺在高校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題。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人才標準強調兩個方麵。一是全麵發展,以德為先;二是突出創新,貴在能力。素質是通過其行為表現出來的人的各方麵能力的總和。內在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業務素質、人際交往素質、身體運動素質等。內在素質可以通過外在素質表現出來,而外在素質則是內在素質積累的體現。思想道德素質是素質的靈魂和核心,在全麵素質中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為智育、體育、美育等其他教育提供精神動力,為學校教育和學生的全麵發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證。業務素質是核心,是一個人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青春年華的重要載體、手段和資本。文化知識素質是基礎,對提升業務素質起著保證作用。身心素質是條件和保障。簡而言之,我們當代大學生素質內涵要包括擁有現代化科學文化知識,擁有運用現代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創新能力和具備現代化意識。我們加強大學生的人文、藝術教育,目的正在於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涵養、有事業心、有奉獻精神、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文化”人,進而建設一種“藝術人生”,全方位地達到當代社會文明要求的最高水準。

二、藝術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普通高等學校中加強藝術教育,是教育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需要,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需要。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這樣的人才應該是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入。搞好音樂藝術教育對於全麵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音樂被認為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終身教育的內容,是全社會的教育內容,是學校,尤其是高等學校——人才即將出爐的神聖之地的一個教育內容。音樂是一門在各個層次貫穿、連續的學科,無疑是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校十分重視音樂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確立了該門課的重要地位。1995年,學校成立了文藝教研室,為學生正式開設了《音樂修養》選修課,1996年,在省內外普通高校中率先主編出版了《大學生音樂修養》教材,並為省內外多所普通高校采用。2003年,受全國音協組織教材研究與編寫委員會指派,我們主編了全國第一部普通高校統編教材《大學生音樂》並投入使用。

在教學中,我們對該門課開設了樂理知識、器樂演奏、聲樂、合唱等四個子課程。采取開選修課(計學分),開設專題講座,指導班級及全校性節目排練演出,指導校大學生藝術團工作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們進行音樂藝術修養的素質教育。這其中,既有聽、讀、唱、欣賞的音樂實踐,又有基礎的理論常識;既有視唱練耳,也有藝術性實踐;既重視技能培養,又注重鑒賞引導;既有普及,又有提高。所以它符合大學生音樂修養的需求,符合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因此大學生選修該門課程的熱情從一開課時就高漲,至今有增無減,選修的大學生比率超過95%,而全選四門子課程的大學生比率不低於98%。實踐證明,我校《音樂修養課》的開設,既為大學生全麵素質作出了積極貢獻,又有力地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四川省唯一一所普通工科高校,我校於2001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