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英語學習和傳統英語學習的對比研究
教育論壇
作者:周良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研究網絡英語學習與傳統英語學習這兩種學習方法,對比分析得出兩者的優勢與劣勢,提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建議,使英語學習者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規避劣勢,從而提高其英語知識水平與運用能力。
關鍵詞:網絡英語學習 傳統英語學習 完善建議
1. 緒論
在我國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曆史過程中,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英語學習方法占據了主要地位。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興起,網絡英語學習受到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汲取網絡英語學習和傳統英語學習中的積極因素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效果就有了其現實意義。
2. 網絡英語學習
2.1 網絡英語學習定義
網絡英語學習是指學習者運用網絡環境和網絡信息資源,在相應信息及教師的引導下,主要采用自主學習或協商學習形式所進行的英語學習活動。
2.2 網絡英語學習優勢
作為一種新興的英語學習方式,網絡英語學習在很多方麵有其自身的優勢。
第一,網絡英語學習突破了時空的限製。與傳統的英語學習方式特點之一 “同一地點內教與學”不同,網絡英語學習在時空上極大地擴展了學習者的學習範圍和角度。
第二,網絡英語學習讓學習內容生動化。在網絡英語學習中,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教學信息常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
第三,網絡學習更加突出了學習者的主體性(王守仁,2000:24)。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材料,自行控製學習進程。
2.3 網絡英語學習劣勢
盡管網絡英語學習擁有眾多優勢,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劣勢。
第一,學習缺乏計劃性和係統性(朱曄,2005:25)。學習者因長期接受傳統的課堂學習,無法適應教師遠離自己的新情況,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佳。
第二,缺乏有效的基於網絡的英語學習手段。學習者缺乏必要的信息篩選能力—當麵對大量英文資料時,不少學習者容易在大量信息麵前迷失方向。
第三,學生不能充分利用“學習交流平台”(胡華芳,2008:113)。學習者或因自身的對交流平台的重視不夠,或因計算機技術水平限製,對參與交流平台的熱情與參與度不夠,導致網絡交際的及時性功能沒有得到充分應用。
3. 傳統英語學習
3.1 傳統英語學習定義
目前我國教育中所謂的傳統學習模式, 主要是指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為代表的教學論理論為基礎,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逐步發展形成的以“教”為主、並以知識教學為主要目標的“封閉式”的課堂學習模式。
3.2 傳統英語學習優勢
作為英語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傳統英語學習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第一,傳統英語學習具有計劃性和係統性,學習目標明確。傳統英語學習通常有嚴密的教學計劃保證,以教師為主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教學活動,有利於學生掌握係統紮實的基礎知識。
第二,傳統英語學習具有人性化特點。傳統英語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麵對麵的交流互動,有利於師生之間的情感維係。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
第三,傳統英語學習便於教師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
3.3 傳統英語學習劣勢
傳統英語學習因其學習方法的局限性,存在有劣勢也是在所難免的。
第一,“教師無法隨時檢查學生的技能操作和英語學習效果,書麵作業的批改比較困難”(王守仁,2000:21)。與網絡英語學習能夠迅速反饋學習者學習成績不同,傳統英語學習的效果檢驗主要通過作業和測試體現,相較於網絡英語學習具有一定的滯後性。
第二,傳統英語學習的時間空間基本上固定不變。傳統英語學習的學習時間較為固定,學生不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隻能跟著整體的學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