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瑞吉歐幼兒教育課程模式述評
教育論壇
作者:李從軍
摘要:意大利的瑞吉歐課程模式同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幼兒教育領域享有相當的國際地位。對瑞吉歐課程模式的係統分析有利於我們加深對瑞吉歐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的理解,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闡述了瑞吉歐課程模式:瑞吉歐課程的基本理論,瑞吉歐課程目標,瑞吉歐課程內容,瑞吉歐課程的組織與實施,瑞吉歐課程的特點。
關鍵詞:意大利;瑞吉歐;課程模式;述評
一、 瑞吉歐課程的基本理論
瑞吉歐幼兒教育課程模式之所以能夠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根本原因在於其擁有牢固的理論基礎。該課程模式對既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及其它學科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構建了自己的理論基礎。
(一) 美國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對瑞吉歐課程的影響
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對瑞吉歐影響最深的當屬杜威的思想。首先,杜威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原則,這意味著教育活動的進行需要以兒童的內部動機和傾向性為著眼點,讓兒童根據自己的本能和興趣去進行探索活動。其次,杜威認為教育是“行先知後”的過程,進而他提出了“做中學”的教育思想。最後,杜威的民主主義信念,他認為“民主主義不僅是一種政府的形式,他首先是一種聯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種共同交流經驗的方式”[1]。基於上述思想,瑞吉歐教育十分重視兒童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隻是作為輔助者的角色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整個教學過程還最為強調“互動合作”,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其合作理念貫穿於其教育實踐過程的各個方麵。
(二) 建構主義理論對瑞吉歐課程的影響
建構主義知識觀認為知識是一種主體性的存在,即兒童基於自己的經驗以及所處的社會文化曆史背景,通過主題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融入主題世界的知識[2]。皮亞傑和維果茨基是該理論的兩個重要代表人物,皮亞傑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是通過自己對學習對象的意義建構來學習的思想。這啟發瑞吉歐要把教育的重心轉向幼兒的需要、動機、原有經驗和發展水平上來。維果茨基則認為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是社會性的,而不是純個人性的。這使教師意識到應該將幼兒看成是具有社會性的人。另外,他認為教學的本質激發幼兒即將萌發的心理機能,並促使它實現自己的功能。另外,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還闡明了兒童的發展具有可塑性,基於此他為教師提出了支架式教學理念。最後,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是“社會關係即學習的內容”,瑞吉歐課程中強調關係的取向體現了這一思想。
(三) 瑞吉歐人優良的文化傳統對瑞吉歐課程模式的影響
瑞吉歐地區特有的文化傳統對瑞吉歐的課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原因在於:一方麵當地人民主參與意識及社區合作觀念比較強烈;另一方麵, 意大利人家庭之間的關係比較親密。 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之下,當地居民對幼兒教育非常關注。這樣的社區文化理念體現在教育係統中就表現為教育者之間、教育者與兒童之間以及家長和社區公民之間的積極合作, 民主參與與合作成了瑞吉歐教育體係的一大特色[3]。
二、 瑞吉歐課程的目標
與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教育不一樣的是,瑞吉歐的教育者可以不用遵循任何國家預設的課程框架,就是指“方法”或者“教育體係”[4]。在此背景下,瑞吉歐課程可以自由追求其自身的教育觀。瑞吉歐課程深受杜威思想的影響,他認為,“教育本身並無目的,隻是人,即家長和教師等才有目的;教育這個抽象概念並無目的”。在此,杜威的本意不在於說是教育是沒有任何目的一項活動,而是說教育沒有固定的目的,不同的教育對象,針對他們的教育業應該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因而教育目的應該是千差萬別的。瑞吉歐教育工作者受此影響,將教育的目標定位於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位幼兒和教師都感到自在、愉悅、幸福。其中,兒童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被視為是這些目標的前提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