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紅高粱家族》中的語言民俗現象(1 / 2)

淺析《紅高粱家族》中的語言民俗現象

語言文化

作者:王爽

摘要:莫言的小說中存在著大量對高密東北鄉民俗的描述,飲食、婚嫁、喪禮、民間巫術、剪紙、方言詞語等習俗在小說中隨處可見。本文主要從語言民俗這個方麵對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中所描述的民俗現象進行簡要的分析,概括出其小說中的語言民俗特點。

關鍵詞:淺析;紅高粱家族;語言民俗現象

一、小說的曆史背景

80年代中期尋求民族文化之“根”的“尋根小說”開始興起,其中有一批小說致力於描寫原始或半原始的生活題材,形成了原始文化的尋根小說,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就是這一類小說。

《紅高粱家族》由《紅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殯》和《奇死》五部分組成,小說主要通過“我”的敘述,展現了爺爺、奶奶等老一輩人在高密東北鄉的抗日戰爭故事,描繪了人類的原始生命形態,以高昂的熱情讚美了強勁的原始生命力和自然人性。[1]由於故事發生在特定時期、特定地點裏,所以小說中帶有很多當地的民俗特色。

莫言出生於山東省高密縣大欄鄉,山東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儒家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雅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曆史文化形成了山東特有的民俗文化。民俗事象紛繁複雜,鍾敬文先生對民俗事象分為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和語言民俗四個方麵,本文主要就語言民俗這一方麵對《紅高粱家族》進行分析。

二、語言民俗

作為民俗學研究對象的民間語言,指廣大民眾用來表達思想並承載著民間文化的口頭習用語,其主要部分是民眾集體傳承的民俗套話。[2]通過對這些口頭用語進行研究,能夠發現它所承載著的民眾思想和習俗。

(一)民間俗語、諺語

在《紅高粱家族》裏有大量的諺語、俗語和地方土語,莫言曾說過:“諺語、歇後語是他童年聽習慣了的最熟悉的聲音,是伴隨他成長的一種精神氛圍,也最早開啟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知。”[3]這些語言口語色彩十分濃厚,內容也涵蓋的很廣泛,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結晶。小說運用這些語言,使小說不但通俗易懂,還富含哲理和經驗。例如:

千裏姻緣一線牽。/不是冤家不碰頭。/請神容易送神難。/心急喝不得熱黏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路邊說話,草棵裏有人。/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無恩不結夫妻,無仇不結夫妻。/大風刮不了多日,親人惱不了多時。

(二)方言詞語

小說中有大量的山東方言詞語,如“草雞”,山東方言,也可說“草計”,意思是不行了,受不了了;“困覺”,意思是睡覺;“啷當”(lāngdang),表示年齡的大約數 ;“搗鼓”(dǎogǔ),反複擺弄的意思;“坷垃”(kēlā),土塊;“挓挲”(zhāshā),張開的樣子 ;“甑”(zèng),一種陶製的容器;“鏊子”(àozi),一種烙餅的器具,用金屬製成,平麵圓形,中心稍凸。

這些“莫言式”語言的運用,使小說更接近社會底層,達到“尋根”目的,同時也表現出當地人的語言特點。方言詞語記載著各地的民俗現象,通過這些詞語可以了解當地的民俗,同時民俗現象也對語言有所影響,各種民俗現象是方言詞語產生的基礎。

(三)民間歌謠

民間歌謠通常簡稱為民歌,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抒情性強。《紅高粱家族》中的歌謠有大致如下幾類:

1.迎親轎夫們唱的歌謠“青天呦——藍天呦——花花綠綠的天呦——棒槌呦親哥喲你死了——可就塌了妹妹的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