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財政對農村固體廢棄物治理機製探究
學術展台
作者:季龍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需要農村物質文明逐步改變,也需要農村的生存環境大力改變。現有的農村廢棄物汙染、土壤重金屬汙染以及水汙染等汙染已經嚴重侵蝕了農村居民的生存環境,也使得農業生產環境麵臨惡化的局麵,農產品麵臨重金屬汙染的危險。治理農村汙染不僅僅是現實的,也是急切的,它關乎國計民生的需要。在農村汙染治理的過程中,鄉鎮一級財政更清楚農民的需要,符合地方政府提供符合地方特點的公共服務的需要。因此,鄉鎮一級財政在對農村汙染的治理是大有可為的。本文對此展開初步分析。
關鍵詞:鄉鎮財政;治理;農村;廢棄物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工業文明帶來固體廢棄物汙染和水汙染,以及攔河築壩帶來河道淤積,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容村貌的整潔,也有可能帶來疫病傳播的危險。經濟學人認為,公共產品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的特點,因而導致了供給不足,這就需要政府提供必須要的公共產品,以糾正負的外部性。村容村貌的整潔離不開鄉鎮財政的大體支持,是公共服務財政在農村的重要體現,也是民生財政的延伸。
1.農村汙染的現狀
農村的汙染主要包括:可分解的固定廢棄物(如秸稈等)、不可分解的固定廢棄物(如玻璃或塑料等)、可以回收的固定廢棄物(如廢舊家電廢紙等)、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如建築廢料等)、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如農藥殘留或工業廢棄物的土壤滲透)、河流支流的汙染(如河邊的水泥、造紙以及冶金產生的廢水未達標排放)、攔河築壩帶來的泥沙沉澱導致的河道淤積、池塘富營養化導致的藍藻泛濫與水草叢生。其它汙染,則是農耕時節大量的稻麥秸稈焚燒帶來的大氣汙染。由上述的問題可以簡潔的概括為:1,可分解的廢棄物如何粉碎以自行分解;2,可回收的廢棄物如何有效回收;3,不可回收的廢棄物如何集中處理;4,已汙染的土壤如何治理的問題;5,河道如何疏浚與溝渠池塘的水汙染如何治理的問題。
2.農村汙染治理的現狀
農村的水汙染目前處於失控狀態,水利工程的更新換代滯後,僅僅以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為例,目前的水庫水壩基本上是改革開放以前建設的,大量的蓄水排洪設施早已經年久失修。淮河幹流和支流上建設密度集中十幾座水壩,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十年內的確起到了防洪發電的作用。但是密度過去集中,導致淮河部分支流年流水量不足,從而引起泥沙慢慢沉澱,河床抬高,非雨季年份,河床已經可以看出,部分河段已經斷流。河道也已經至少20年沒有疏浚,事實上如果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河床抬高到來抗洪壓力降陡然升高。同時河道內的汙染物也有可能隨著水流對下遊造成進一步的汙染。淮河和京杭大運河的旁邊,駐紮了大量的重工業企業和造紙廠,大量的廢水未達標即就排入河道,使得河水染綠變渾。
目前,淮陰區的政府對農村的固體廢棄物治理采取了必要和合理的措施,譬如,沿著公路兩旁建了不少垃圾回收站,咱們雇傭農村剩餘勞動力清掃道路和收集運送垃圾到指定垃圾處理點。但是農村垃圾回收站的覆蓋麵依然不夠廣,過去的汙染物尚未得到有效清理,農村的大小池塘已經成了垃圾堆放和集聚的地方。特別是在基本農田中,農藥的廢棄包裝物任意丟棄,沒有專門的回收地點,造成了固體廢物和重金屬的雙重汙染。對於秸稈,近十年以來,為了防止大氣汙染,基本上在農忙時節村幹部是下鄉檢查的,不過依然有焚燒的行為,這主要是農業收割機缺少粉碎的部件或部分人不願意支付粉碎的錢,因而隻能焚燒了事。
隨著農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家電也是換了幾茬,但是已有的廢舊家電依然擱置在家中,這主要受以前家電以舊換新的影響,但是該項活動目前已停止。上門回收廢品的人員的報價,部分農村居民不接受,這就導致了廢舊家電的沉澱,至少是一種資源浪費。
3.如何發揮鄉鎮財政對農村汙染治理作用
按照我國的財政收支體製,鄉鎮一級財政離農民最近,當然鄉鎮一級財力也是最薄弱的,事實上而言對於土壤汙染和農村水汙染這一級別的汙染而言缺乏足夠的財力,但是依然可以依靠僅有的財力,在農村汙染的治理過程中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