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景觀在高校校園中的運用研究
學術展台
作者:吳梅
摘要:高校校園中的水體景觀是指由水作為素材結合園林植物、小品等因素構建的景觀。目前武漢地區高校中水體景觀主要包含有小溪、湖、池塘和大型的噴泉,這種景觀是在校園中用人工或機械仿造自然支撐的大型景觀。高校校園環境中因地製宜地設置一些水景,同時處理好水體與周圍環境景觀要素的關係,充分發揮水體的造景作用,讓水體景觀使其展示獨特的魅力,是高校校園景觀環境中重要要素,不僅可以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景觀,讓人輕鬆愉悅,同時可以改善校園環境小氣候。本文希望對校園中的水體景觀的構建形式及現狀進行簡單研究,擬找尋高校水體景觀的規劃設計方向,為以後高校水體景觀的建設發展提參考性的建議或意見。
關鍵詞:水體、駁岸處理、校園濱水區植物景觀
水體景觀作為校園景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校園景觀環境營造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對校園環境構築起到重要作用,校園水體景觀的形式主要包括有江、河流、小溪、湖、池塘和大型的噴泉,無論水體景觀的大小,在校園景觀環境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們都是景物或者背景,可以近觀也可以遠眺,校園中的水體景觀也可作娛樂場所,如可以泛舟、亦可沿著湖岸邊散步等,在高校的校園環境中,水體及附屬區給師生提供了學習、交友、休閑娛樂的空間及美麗的校園環境。
1、高校校園水體景觀概述及水體景觀旁地麵植物設計原則
水體景觀,即水景,是指以自然或人工水體為主及水體邊土地上空間、物體構築的擬自然景觀。高校水體景觀是指在高校校園區域內,介於校園水體區域的一係列聚合且相互聯係的外部空間景觀,所包含的內容有:水體、駁岸、園路、地形、植物、景觀小品與休閑建築、水體景觀要素組合。
校園水體景觀不僅展示了校園環境的個性化生活空間,同時兼具了生態型、藝術性、公共開放性、文化性、曆史性、多樣性、方向性等特點,為師生在工作學習其間,提供了一個交友休閑、工作學習和美麗的生態環境,帶給師生視覺享受外,更具良好的文化底蘊及生態意義,如:清華大學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麵,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是當代高校水體景觀競相模仿的人文景觀。同時水又能拉近師生與自然的距離,滿足師生親水的欲望,改善師生的心情,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體驗場所。
高校校園水體景觀在設置應遵循高校校園文化底蘊及傳承,並多學科因素綜合考慮,同時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在提升校園景觀環境的前提下,將教育功能結合之內。水體景觀邊植物設計原則:1、充分利用寬闊的水麵,臨水造景。運用美學原則和園林藝術的造園手法,利用水體的優勢與特色,以植物造景為主,配置遊憩設施和有特色風格的建築小品,構成有韻律的連續性植物景觀,使師生充分享受濱水邊漫步,充分享受自然氣息。2、植物種植需考慮護坡,防止水土流失。濱水區的駁岸綠帶設計需充分考慮地形,水岸線的曲折程度、所處位置和功能要求等,如地形曲折,湖岸線變化大宜采用自然式布置,若地勢平坦,岸線整齊,則采用規則式布置,規則式布置多采用草地、色塊花灌木群為主,喬木、灌木以孤植或對稱種植,自然式多以群植、叢植為主。3、減少車輛幹擾,應種植喬木和綠籬,形成綠色屏障。為了景觀的相互呼應原則,綠帶不宜完全封閉,需要相互借景,留出透視線,植物配置應注重色彩、季相變化,和水中倒影,需要水體景觀與活動空間景觀相互滲透,連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