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先說:“讓黑牯繼續霸占著,還不是等於不要。”
黃帝說:“讓黑牯主動送來,豈不更好?”
常先說:“他能主動送來嗎?”
黃帝沒有回答。不過,他心裏非常有把握,黑牯一定會投奔有熊國的。
黃帝一行走後不久,炎帝帶著人馬就到了。
黑牯和四大魔頭趕緊上前迎接。
炎帝問說:“軒轅走了?”
黑牯說:“走了。”
“往何處而行?”
“北上。”
王亥說:“大王,我帶著神馬隊去追趕他們。”
“不,已經追不到了。” 炎帝問黑牯,“你如何不將其誅之?”
黑牯實話實說:“我占了他的地盤,他抓住我卻不殺我,仍讓我繼續掌管這塊土地,大王,黃帝乃仁義之君,我下不了手。”
炎帝問說:“軒轅是仁義之君?”
“仁義之君。”
“誅不得?”
“誅不得。”
黑牯這樣回話,眾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因為大家都知道,炎帝與黃帝這時期不和,為了國家,為了部落,為了族人,相互在爭草場,爭水源,爭女人,爭地盤。
黑牯此時也是抱著不怕死的態度,麵對炎帝的。黃帝沒殺他,給他留了一條命,炎帝倘若因此殺他,他死也就算了,因為為如此之君賣命不值得。
炎帝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得眾人莫名其妙。
炎帝說:“黑牯將軍,你今日做了一件大好事!”
“大王,此話怎講?”
“軒轅與我乃弟兄,倘若你今日誅之,大王我必將落得罵名。不殺好,不殺好!”
“謝大王恕罪。”
炎帝離開野牛鋪。
王亥問說:“大王,軒轅一行,人弱力單,是誅殺的好機會啊。”
炎帝說:“你沒見黑牯袒護軒轅嗎?”
“那就連他一起誅殺。”
“不可以。黑牯畢竟是孤的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
“讓軒轅走,等於放虎歸山。”
“孤王知道。不過,軒轅能離開野牛鋪,他是離不開矮人國的。”
王亥莫名其妙說:“矮人國?”
黃帝餐風宿露,披荊斬棘,繼續北上。
這天,走到老龍山時,但見烏雲翻滾,電閃雷鳴,突降暴雨,山洪暴發,遍地皆水。
黃帝一行隻得鑽進山洞裏避雨,等待天晴再走。誰知老天好像故意與黃帝作對,一連幾天,暴雨一直不停地下著。
一路上,祝融負責管理火種。誰知,祝融隨身帶的火種竟被暴風雨撲滅了。沒有火種,就無法生火做飯。兩天下來,大家餓得實在支持不住,於是,有的開始吃生肉 有的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萬分,想用鑽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找到的木柴全是濕的,鑽了很長時間也未鑽出火星。
黃帝說:“祝融莫要急躁,看看尚有它法取火否?”
祝融焦急地說:“大王,這裏沒有幹的棗木,也沒有杏木和桑木,是無法取到火種的。”
常先問說:“ 這兒有一塊幹柳木行嗎?”
祝融說:“不行,不是什麼木頭都可以鑽木取火的。比如春季,可用幹榆木或幹柳木;夏天必須選幹棗木,幹杏木和幹桑木也行;到了秋天,則用柞木、樽木;冬天非幹槐木或檀木不可。”
常先說:“那如何是好?”
華蓋說:“適才發現祝融將軍焦急時,用鑽頭砸在另一塊石頭上,冒出火花,你再砸砸看看,還能出現火花否?”
祝融歎了口氣說:“好吧,我試試。”
祝融用鑽頭使勁地敲打洞內的石塊,石塊果然火花亂迸。
其他人用洞中石塊相互敲打,也都敲出火花來。
黃帝大喜說:“祝融,能否將火花引燃?”
祝融說:“我跟燧人氏學過引火的辦法,隻是,洞內沒有引火的材料。”
黃帝說:“大家想想看,是否有引火的辦法?”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獻計。
惟有常先一人低著不語。
黃帝以為常先餓病了,勸他歇息。
不料,常先猛然站起,把自己纏腰的腰圍解下來,用勁撕開,從中掏出一團蘆花絮,交給祝融,說:“你把這些蘆花絮放在石頭下麵試試,看能否取到火。”
“這個行嗎?”
黃帝說:“可以一試。”
祝融按常先的建議,把蘆花絮擺好,再次擊石,火星濺落在蘆花絮上,蘆花絮被點點燒焦。
祝融用力敲打火石,眾多火星落在蘆花絮中,祝融趁機輕輕一吹,隨著一股濃煙,火苗竄出了蘆花絮。
祝融取火成功,眾人歡呼雀躍。
黃帝大大地嘉獎了祝融和常先一番,並封祝融為火正。
暴雨停後,黃帝等人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