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嫂鑄此寶劍與否?”
“爐中正是。”
“此劍成功否?”
“尚未成功。”
“不知大嫂寶劍鑄到此時,用了多少天?”
“八年。”
“大嫂,聽說三年即可鑄成寶劍,你八年尚未成功,何故乎?”
“並非不能成功,而是單等貴人到來。”
“何為貴人?”
“玉帝所派之平天下者。”
“大嫂,不知信否,我正是玉帝所派。”
“貧婦在夢中已經得知。”
“不知大嫂還需多長時間才能鑄成寶劍?”
“若得神火,即日可成。”
“神火何來?”
“待暴風驟雨之日來時。”
“何日方有暴風驟雨?”
“不日而至。”
連續七天,藍天白雲,風和日麗。
黃帝焦急不安,暗中祈禱上天,速降暴風驟雨。
這一天,仍是陽光燦爛,漉女卻把黃帝叫到跟前。
漉女說:“黃帝,暴風驟雨馬上就要來了,劍成之後,你不要再過索命崖,洞中有條暗道,當年為了躲避蚩尤的追殺,偷偷修的。從暗道可以直接返回原來的小洞,你的神駒還在那兒等著你呢。”
黃帝說:“我說你如何來此之快,原來洞中藏有暗道。”
“黃帝,貧婦有一事相求。”
“大嫂講來。”
“實不相瞞,無兒乃蚩尤之子。當年,我被蚩尤掠取,強逼而成。孩子生下後,我曾想殺之,後思忖再三,沒下狠心。孩子無辜,既然上天送他來到人間,就不該滅其性命,所以撫養至今。”
“孩子知道嗎?他叫什麼名字?”
“他叫獸兒,也知道自己的身世。”
(想不到竟與韓國的首府首爾諧音)
“取名獸兒何故?”
“蚩尤就是野獸,這孩子是野獸的種,故名獸兒。”
“哦,不知大嫂所求何事?”
“貧婦想讓黃帝你將獸兒收為義子,好好調教,以便將來為我報仇。”
“這——合適嗎?”
“隻有給你,貧婦方可放心。”
“孩子願意嗎?”
“他會答應的。”
“好吧,隻要孩子願意。”
山中黑風陡起,天上烏雲翻卷,霎時天昏地暗。
沉雷遠處滾來,漸漸臨近,一聲接一聲,當頭炸開,聲震寰宇。
閃電頻頻劃破昏暗的天空。
獸兒說:“母親,倘若孩兒走了,你如何是好呢?”
漉女說:“我兒,不用擔心。”
獸兒說:“孩兒舍不得離開母親。”
漉女說:“我兒,好男兒誌在四方。”
獸兒說:“也罷!母親,我走後,你要保重身體,來日功成名就,我來接你去頤養天年。”
漉女說:“我兒,有你這份心,為娘也算沒白養一趟,足以夠也!”
狂風過後,天像塌了似的,大雨傾盆而下。
整個湛盧山被雨點打得瑟瑟發抖。
鑄劍的爐火也忽閃忽閃著火苗。
漉女說:“我兒,前來拜見義父。”
獸兒跪倒說:“獸兒拜見義父。”
黃帝連忙扶起獸兒說:“免禮,免禮。”
漉女說:“我兒,你對天發誓,終身效忠義父,倘有外心,天打五雷轟。”
獸兒對天明誓。
漉女說:“黃帝,一切都托付於你了。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 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 望你為貧婦報仇,為百姓伸冤,早日滅掉蚩尤,一統天下,和諧大千世界。我死而無怨!”
漉女說完,一頭撲進爐中。黃帝和獸兒還沒反應過來,濃烈的大火,迅即將漉女吞沒。
獸兒哭得撕心裂肺。
黃帝也嗟措不已,感慨萬分。
漉女投入火爐後,霎時,雨過天晴。
旋即,爐火自動熄滅。
隻見一把寶劍橫臥灰燼之中。
那劍,觀其紋,燦如列星之行;視其光,明如鏡水之溢;望其才,煥如冰雪之釋。真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黃帝對漉女葬身的鑄劍爐,連拜三拜,然後收起寶劍,帶著獸兒離開藏雲洞。
千裏神駒看到主人的到來,高興得仰天長嘯。
黃帝抱著獸兒,翻身上馬,正要返程,隻見半空中傳來一聲斷喝說:黃帝休想逃走,我等候你多日了!
抬頭一看,隻見山林中闖出一禿頭大漢,眼如銅鈴,身如鐵塔,手拎兩把大木槌,擋住了去路。
來者何人?
黃帝能打過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