嫫母的話剛落地,隻見周圍圍上一群野豬。
黃帝一看,這些野豬並非野豬,而是豬王國的族人。他們都披著野豬皮,戴著野豬頭裝飾。當然,這些野豬皮都是從死去的野豬身上剝下的。在豬王國,誰能找到死野豬,剝到野豬皮,那就是王國的英雄。
這些野豬人手持刀槍棍棒,噢噢地怪叫著。
常先等將士連忙護在黃帝周圍,以防不測。
豬大王說:“軒轅,我一向認為你乃賢明君王,今日褻瀆我的神靈何故?”
黃帝說:“大王,此乃誤會也。”
“你初來乍到,可能不明就裏,可是嫫母理應清楚。”
“嫫母已經製止了這場追殺。”
“雖說製止了,可是聖靈仍受了傷害,按豬王國的規矩,必須以命祭祀神靈。”
嫫母說:“大王,此事與軒轅無關,嫫母願意用命祭祀神靈。”
黃帝說:“大王,嫫母無罪。”
大鴻說:“大王,野豬是我射殺的,我來頂罪。”
豬大王說:“誰也不能頂罪!來人哪——”
豬武士說:“有!”
豬大王說:“把嫫母綁了,推出斬首!”
豬武士說:“是!”
豬武士來到嫫母跟前,欲綁嫫母。
黃帝連忙製止:“慢!大王,孤有話說。”
豬大王說:“請講!”
“大王,你可是正人君子?”
“那是自然。”
“言而有信嗎?”
“正人君子焉能言而無信?”
“好。請問大王,嫫母可是你送軒轅為王後的?”
“不錯。”
“既然如此,你殺有熊國王後,豈不是向華夏國宣戰?”
“不敢。”
“那為何還要殺嫫母?”
“軒轅大王,我殺的是嫫母,而不是華夏國王後。”
“此話怎講?”
“將嫫母送給軒轅大王,是我所為,然嫫母不從,所以,嫫母隻是嫫母,不是華夏國王後。今殺嫫母,祭祀神靈,與華夏無關也。”
“大王,嫫母已經答應做我的王後了。”
“倘若如此,嫫母須當眾表白。”
“嫫母若當眾表白答應做我的王後,大王如何處置?”
“免去死罪。”
“此話當真?”
“絕不反悔!”
“那就請大王當眾問問嫫母。”
豬大王來到嫫母跟前,仔仔細細地打量了嫫母一陣,心裏話,這女子額如紡錘,塌鼻緊蹙,眼小唇厚,門牙外露,體肥如箱,貌黑似漆。如此醜陋之人,軒轅如何就看上她呢?
豬大王問:“嫫母,你願意做軒轅的王後嗎?”
“願意。”
“不管是甘是苦,是死是活,是曲是折,爾願意陪伴軒轅一生?”
“願意。”
豬大王又來到黃帝跟前,認認真真地打量了黃帝一番,心裏話,此人目臉、劍眉、懸膽鼻,眼神銳利,表情剛毅、雄健,沉思中顯示出高瞻遠矚的氣魄。如此偉岸之人,怎麼就看中嫫母了呢?真是奇人怪事。
豬大王問:“軒轅大王,你願意娶嫫母為王後?”
“願意。”
“不管是甘是苦,是死是活,是曲是折,爾願意陪伴嫫母一生?”
“願意。”
豬大王走到眾人麵前。
豬大王問:“嫫母和軒轅的話都聽到了嗎?”
眾人說:“聽到了——!”
豬大王說:“好!都聽好了,嫫母觸犯神靈,罪該斬首,可是她不是我豬王國的人了,可以免去死罪。不過,死罪能免,活罪難除。來人——!”
豬武士說:“有——!”
“扒去嫫母上衣,重打三十大棍——”
豬武士說:“是!”
豬武士扒去嫫母上衣,將嫫母按在地上,重打了三十大棍。
豬大王取過嫫母上衣,用火焚之。
豬大王雙手攤開,高舉,仰望青天:“尊貴的神靈,豬王國嫫母無意觸犯,萬望恕罪!嫫母今為有熊國後,隻能以衣代人,將其衣服燒了,算是祭奠神靈,祈望神靈免我王國災難。”
眾人匍匐在地。
豬大王祭拜過神靈,便送黃帝離開豬王國。
(注:嫫母雖然醜陋,但是黃帝對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後宮的責任交給了她,在黃帝周遊巡視天下時,黃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黃帝命令嫫母指揮祀事,監護靈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組織能力,黃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黃帝有二十五子女,大多為嫫母所生。嫘祖教會了養蠶,人人有衣穿。彤魚氏教會了用石板炒肉吃。方雷氏創造了梳子,教會了我們梳妝打扮。嫫母發現了鏡子,讓人看見了自己的容顏。)
這一天,黃帝等人來到昆侖山下。
昆侖山,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方圓八百裏,高一萬仞。山頂有一棵像大樹似的稻穀,高達五尋,粗細需五人合抱。昆侖山的每一麵都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製成的圍欄。昆侖山的每一麵有九道門,而每道門都有稱作開明的神獸守衛著,是眾多天神聚集的地方。眾多天神聚集的地方是在八方山岩之間,赤水的岸邊,不是具有像夷羿那樣本領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岡岩石。赤水從昆侖山的東南角發源,然後流到昆侖山的東北方,又轉向西南流而注到南海厭火國的東邊。黃河水從昆侖山的東北角發源,然後流到昆侖山的北麵,再折向西南流入渤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