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黃帝一人獨自來到崆峒山。
在山洞中,黃帝發現廣成子頭向南邊,腳向北邊在睡覺。因為南鬥七星管生的,北鬥七星管死的,所以他頭向南邊,腳向北邊。
黃帝垂手立於石洞之外,靜靜等候。
廣成子知道黃帝到來,依然裝作睡覺,讓黃帝等了半天,直到下午才打了個哈欠,裝作醒來。
廣成子說:“洞外是軒轅嗎?”
黃帝說:“正是。”
廣成子說:“進來吧。”
黃帝順廣成子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黃帝順下風”,從廣成子睡的地方後麵,跪著用膝蓋一步一步走過去,“膝行而進”,把頭低下來叩頭。)
黃帝說:“聞我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聽說先生明達在道的精華,請問怎樣修身才能長生久視?) ” 廣成子蹶然而起——本來睡在床上,一下子很高興坐起來:“善哉問乎!來,我語女至道。(你如此而問,很好!我向你講解大道的精義!)至道的精粹,深遠暗昧,竊冥莫測;至道的精致,靜墨沉潛;封閉你的視聽感覺,保持你精神的寧靜,形體自然健康。清神靜慮,不要勞累你的形體,耗費你的精神,才能長生久視。修道所達到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即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什麼。眼睛不被眩惑,耳朵不被騷擾,內心不多計慮,這樣精神就能守護著你的形體,而使你的形體得以長生。保持你內在的慎獨寧靜,閉塞你外在我紛繁幹擾,智巧多慮反而會敗壞自我。聽我之言,可以使你漸入大道的門徑,而探索到‘至道’的根源所在。天地各司其職,陰陽各居其所,謹慎地守護你自身的精、神,自然會使你獲得生長的利益。我慎守純一,並調整使之和諧,按長生久視之道修煉,現在已活了一千二百歲,而我的形體卻沒有衰敗!” 黃帝說:“何謂天人合一? ” 廣成子說:“道是沒有窮盡的,但人們卻誤認為它有終結的時候,道沒有法則衡量,但人們卻以為它有極致可以探究。得到我所闡說的這個大道,在上可以為皇,而在下也可以為王;失去我所闡述的這個道,在上隻能見到道所發出的光華,在下則能化為塵土了。當然,萬物生於土而複歸於土。我這有《陰符經》一書,你回去細讀之。”
黃帝雙手接過《陰符經》,告退。
黃帝來至山下,獨居茅屋,研讀《陰符經》。
黃帝讀不懂《陰符經》,夜不能寐。次日再次上山,來至山洞,想請教廣成子。可是,山洞亦在,人蹤卻無。黃帝料想廣成子不會見到了,便察看了洞的四壁,隻見正麵壁上刻有兩個大字說:養德。
黃帝對著這兩個大字拜了兩拜,然後才下山,回到茅屋,終日不出,一步不走,將這部《陰符經》反來複去誦讀、研求。
數月之後,不懂的地方依然不懂。
但是黃帝仍舊研究不懈,有時終日不食,有時竟終夜不寢。
這一日,正在參究的時候,實在疲倦極了,黃帝不知不覺伏幾而睡。
朦朦朧朧中,黃帝忽見一人前來說“老神仙廣成子有請”。
黃帝聽了,驚喜非常,慌忙站起,也來不及招呼從人和駕車,跟了來人便走。
走到山頂,隻見廣成子正坐在山上鼓瑟。
黃帝走上前去,深施一禮。
廣成子停下鼓瑟,問:“《陰符經》讀透了嗎?”
黃帝說:“還不曾參透,正要想請老神仙指教。”
廣成子哈哈大笑:“區區這一點訣竅還不能參透,哪裏還可望升仙登天呢!貧道看來,大王不如就此回去,做一個聖賢的君主吧,不必在此了。”
廣成子說著,用手一推,將黃帝直從山上推落下去。
黃帝大嚇一跳,夢中驚醒,方知乃是一夢。
這一驚不大要緊,黃帝似乎陡然開竅。但覺那《陰符經》,通體一句一字,無不朗徹於胸中,一無疑難,一無遺漏。從前所疑惑不懂的,現在竟沒有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