ǰԵ(1 / 2)

前緣

神州大地,春意盎然,萬物欣欣向榮。

一座幽深宅院裏,清風微拂,桃花芬芳,粉蝶翩翩。

一個四五歲稚童從屋子裏興衝衝跑出,咧嘴歡笑,繞著院落的一株桃花樹奔跑,雙手揮舞,不知是在追著四處飛散的蝴蝶,還是追著冉冉飄落的桃花瓣。

孩童年幼體弱,一個腳步不穩向前摔倒了,擦破手掌滲出了血,委屈得低聲哭泣。

院內寂靜,並沒有其他的人。

忽然,地上的桃花瓣一片一片地上升漂浮,在半空緩緩聚攏,像條粉色的布帶,繞成手臂的模樣,將孩童輕輕抱起,然後平穩放到了地上。

孩童停止了哭泣,瞪大著水靈靈的眼睛,看見一個穿著粉色衣衫的少女從桃樹裏蹁躚而出,對著他溫柔一笑。

這時,孩童的母親從屋子裏急急走出,責怪幾句,就抱著孩童走回屋裏。

而少女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不見,隻留下一地粉色的桃花瓣。

……

夏雷震震,狂風暴雨,席卷天地。

宅院裏的花草經受不了風雨的吹襲,俱都枝折葉散,就連那棵桃樹,也折斷了大部分的枝幹,歪在一邊,裸露著根部。

孩童冒雨出來,對著桃樹大哭,母親和仆人連忙舉著雨傘護著。孩童卻將雨傘擋在隻剩半截的桃樹上,任誰也拉不開,還大哭大鬧。

大家知道孩童的意思,拿來蓑衣幹草包在桃樹幹上,還築起圍欄將樹根固定好。

此後,每逢刮風下雨,孩童總會撐著傘出來護著桃樹;幹旱時,則時時來澆水。

時長日久,如枯木逢春,折斷枝幹的桃樹重新長出枝條,孩童時常來宅院玩鬧,笑聲清脆而無邪。

在仆人的眼裏,卻以為孩童得了癔症,還時常議論說會看見一個穿著粉色衣服的少女在和孩童玩鬧,笑語盈盈,但一有人接近,少女便會消失不見。

於是,便有人說是鬧鬼,或者是妖魅作祟。

母親聽聞了這事,一怒之下將私下議論的仆人驅趕出去,還把孩童鎖在房裏,再不讓他到院裏玩。

本來還想讓人把桃樹砍掉,但靠近之時每每總是斧折刀斷,請來的道士僧人也是毫無辦法,不解其中緣故。母親心裏害怕,再也不敢強力而為,隻能不了了之。

……

孩童不得到院裏,終日哭鬧,終於有一天,他一病不起,藥石無靈,幾乎就要死去。

母親沒有辦法,將孩童帶到院裏。

忽然間,漫天桃瓣紛灑如雨,少女從樹裏化身而出,但此時孩童已是奄奄一息,眼睜不開,隻隱隱聞到淡淡的花香,哪能再與少女嬉戲打鬧?

少女淚眼婆娑,淒然而泣,亦是沒有辦法。

這時,從外麵進來一個鶴發童顏,長須飄飄的老道,歎息一聲,對少女說道:“想要救他,千年道行可願放棄?”

少女噙淚而點頭,粉唇緊閉,意態堅決。

老道輕輕搖頭,衣袖一揮,隻見粉光一閃,少女化作漫天花絮,重新變作一棵低矮的小樹苗。

粉光環聚在孩童身邊,漸漸融入他的體內。

不久,孩童便蘇醒過來,康複如初。

母親喜不自禁,千恩而萬謝。

老道說道:“他雖然已醒,卻僅僅是以真元靈力維持性命,不得修煉之法,亦是無用,稍不慎就會陷入癲狂而死。我帶他上山修煉,做我弟子,可好?”

母親雖萬分不舍,最後還是應允了。

……

此後,孩童在蓬萊仙山,跟隨老道寧封子修仙煉道,修習仙法,日日苦練,毫不懈怠。

光陰荏苒,二十載彈指即逝,昔日孩童亦已長成一個舉止瀟灑,有所修為的英俊青年,老道給他取道號玄一。

這時他知道蓬萊仙山頂上有一本泛著藍光的仙訣,日夜吸收著天地靈氣,傳說蘊含至高無上的功法,有開天辟地的神力,然而千萬年來從沒人能夠靠近,更不能將它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