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無字玉書(1 / 2)

無字玉書

雲生恍恍惚惚,恍然不知所以,如墜夢裏。

夢裏時而出現那個名叫“夭夭”的女子,她粉麵笑靨,宛若桃花仙子;時而發現自己正站立在雲山霧海之上,那本泛著藍色光芒的書懸在半空;時而夢見手持青笛的青年男子,看不清他的麵容,卻與他打鬥糾葛,神妙的法寶和仙術震撼天地;最後來到一處桃花仙穀,背靠池邊桃樹,捧著桃木古劍,默默叨念……

不知過去了多久,雲生才回轉過來,睜開眼時,發現自己坐在亭子裏,隻見天晴雲白,日頭遙掛東枝,大概是辰時末刻時分。

“我是不是遇到了傳說中劍仙,花神之類的了?就像鬆鶴觀的道長一樣,懷有奇妙的道法神通?”回想剛才的夢境,雲生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憧憬,既害怕又期待。

看著石桌上丹墨色的桃木古劍,雲生想起夢中那個神秘青年的囑咐,暗忖道:“我本來以為我這輩子隻能做個雜役下人,不想遭過大難,竟有此奇遇,難道真的是否極泰來?我要是學了神通道法,又能做些什麼?二魂七魄,仙神鬼怪,這會是怎樣奇妙的存在?”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既然有緣前來,就當是我的命運吧。仙人前輩,放心吧,我會記住你的囑咐,找到少女夭夭的二魂七魄。”

雲生在內心默默說道,而此時,山穀忽然吹來一陣清風,似乎在回應雲生的承諾。

稍後,雲生將書放進懷裏,背著桃木古劍,轉身離開。

說也奇怪,那本書初時覺得冰涼如水,但放在懷裏不久後又覺得溫和舒暢,像有暖烘烘的水在胸腔附近流動,真是奇妙。

雲生剛走出溪水外一步,隻聽得清脆“哐”的一聲,穀內忽然升起一道淡淡的彩色光芒,從山頂迅速延綿到地下。

隻見穀內霧氣頓消,繁花凋散,物變景移,桃樹與周圍的樹林融為一體,看來與之前相比少了許多的“仙家之氣”,卻是更加真實了。

“莫非這裏有什麼仙家結界?”雲生摸摸懷裏的書,若有所思。

走在林中小徑上,隻見樹葉婆娑,光點斑駁,更有雀鳥鳴於枝頭,與來時分明不同,雲生深呼一口氣,心中生出舒暢愉悅之感,昨昔的怨氣全無蹤影,好不愜意。

忽然,雲生發現不遠處有幾個人,七零八落地躺在地上,卻一動不動,走過去一看,發現這些人竟都是追趕自己的護院,如今每一個人都變得形容幹枯,而且麵露驚恐之色,嘴巴張開流出涎液,已經沒有活人的氣息,地上唯有許多雜亂的腳印,重重疊疊,繞著樹木繞圈子。

看來,這些人竟是不停地在走來走去,循環不斷,直至餓死,累死,或者被嚇死!

雲生輕輕歎息一聲,想來這些人不過是受喬禮驅使,便無辜慘死,也不至於暴屍荒野,慘遭野獸啃食,盡管去告訴附近的人家,讓人前來幫忙收屍吧。

在快要走出樹林的時候,雲生忽的聽見林外有人在說話。

隻聽其中一人說道:“師父派我們到這裏來,是要幹什麼?這裏可是‘逃怨林’啊!”

這時另外有一個人語氣嚴肅地說:“師弟,現在隻有我們兩個,稱呼‘師父’倒沒關係,但最好還是稱呼‘長老’,可要注意了,不要犯了錯誤。”

“師弟倒忘了,謝師兄提醒,要是被長老聽到,我可就倒大黴了。”那個人驚呼一聲,連連稱是。

雲生心想:“師父就是師父,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稱呼永世不變,為何定要稱呼什麼‘長老’才好?聽他們說話小心翼翼的樣子,倒像是怕犯了什麼禁忌似的。”

雲生緩緩走近,見是兩個身穿灰色道袍,頭戴混元巾的道士,隻是他們尚且離自己有百步之遙,也不知自己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好的聽力。

身材較高的一人說道:“虛平師弟,近日有百姓到觀裏來,說有人闖進了這樹林裏,青河長老聽說此事,這才派我們前來查探。”

被喚作虛平的道士驚訝地說:“這裏早已經被我們鬆鶴觀定為‘禁地’,竟然還有人不知死活地闖進去?估計已經在裏麵迷了路走不出來了吧,難不成長老要我們進去找人?虛餘師兄?”

雲生知道這鬆鶴觀是洪安城的一座道觀,底下有三百多名弟子,附近城鎮的百姓多是他們的信眾,平常香火鼎盛,聲望甚高。每一戶人家出了什麼事,就會請鬆鶴觀的道士前去齋蘸,作法後多半就會稱心如意,讓人心悅誠服。觀主妙玄子更是人人稱善的有道真人,傳聞他能呼風喚雨,鎮妖伏魔,厲害得很,洪安城的旱澇之災也是有他出手鎮壓,方能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