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朋友要用一生才能回來(1 / 3)

朋友要用一生才能回來

詩語空間

作者:黃禮孩

詩人東蕩子的突然去世,這是我們所有朋友都無法接受的事實。2013年10月11日下午,四點多鍾,接到東蕩子夫人、作家聶小雨的電話,她哭喊著說東蕩子被送醫院搶救,要我馬上趕到增城。在每分每秒的焦慮中,我再次接到小雨電話時,她說東蕩子走了。我整個人都空了,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在這之前的一天,蕩子是一個健壯、敦厚的人,可是就這樣一個活蹦亂跳的人就因心肌梗塞瞬間離我們而去。

當詩人世賓和我趕往增城時,暮色已四合,我想起東蕩子的詩歌:“天暗下來,朋友要用一生才能回來”。現在,這個原名叫吳波,詩名叫東蕩子的人再也無法回來。在急救科室,我們看到睡著了的東蕩子。我離他那麼近,可是怎麼也無法把他喚醒。

1964年10月14日,東蕩子生於湖南沅江東蕩村,他的筆名就來自於他的村莊,他是一個對土地有著情感的人,才把故鄉背負在身上。東蕩子讀書讀到高一時,就離開學校到安徽蚌埠當兵。退伍後的1989年,他先後到魯迅文學院和複旦大學的作家班進修過,與作家虹影等人是同班同學。有一年,虹影來廣州,我還陪東蕩子去看望過虹影。

因為沒有高文憑,他被迫在民間開始自己的生存之路,他在學校當過代課老師,在鄉下辦過小農場,也在城市當過餐館老板,後來又去做記者、編輯,他就這樣在北京、上海、益陽、長沙、深圳、廣州幾個城市之間幹著一些短暫的職業,他就這樣經曆世界的一切。生活盡管在流浪,命運盡管沒有額外的恩寵,但他的靈魂沒有流浪,他用詩歌記錄著生活和心靈的一切。1996年,他從廣州太和搬到梅花園附近的聖亞地。聖亞地成為他新的鳥巢,他喜歡“聖地”這個名字,盡管那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2000年的時候,他在聖地的一條街上開了一間湘菜風味的小飯店。東蕩子並不怎麼關心小飯店,他相信夥伴們的勤勞。大多數時候,他坐在小飯店對麵倒閉的店鋪前下棋、抽煙或看看報紙。那時候是東蕩子最快樂的時光,他常常與大夥一起打牌、喝酒,或起勁聊起詩歌。印象中,他和詩人安石榴、浪子、魏克等幾個朋友還搞過文學社。當下的中國詩壇,寫詩又做生意成功的有好多人,但東蕩子並非一塊經商的料,由於沒有資金投入和經營不善,他的小飯店還是關門了。如此的折騰,他不但沒有創造到什麼財富,還欠下一些債務。他想做點別的與生意無關的事情,就想方設法把之前貸的款全部還清了。他說他將來是要當詩人,怎麼能欠人家的。

當一個大詩人一直是東蕩子的夢想。2013年上半年,他領取第八屆“詩歌與人·詩人獎”時,在獲獎感言裏,他說到成為詩人的初衷。有一天,他顛沛回來,父親劈頭蓋臉地問他:“你到底想幹什麼?”東蕩子脫口而出:“我想做詩人。”父親立馬吼道:“杜甫死了埋蓑土!”還把他的詩稿燒了。東蕩子哭著說,爸爸別燒了,詩歌是我的生命。他說,當時母親對父親的行為非常憤慨,他倒十分平靜,甚至有一絲說不出的愉悅。因為這句話他從來沒有聽到過,它新奇的氣味一下拽住了他,令他恍惚之間遁入遠離煙火人間的世界。令他懷想的不是杜甫的悲慘命運,而隻是東蕩洲土話裏的那個“蓑”字,它到底該怎樣寫?那麼多年過去,東蕩子已經是一位響當當的詩人,但生活中的這一幕一直難以忘懷,它成為東蕩子從詩歌出發的原鄉。

當木匠的父親其實不希望兒子去當詩人卻像杜甫一樣窮苦潦倒一生。東蕩子說,他沒有想過當詩人會有什麼下場,但寫詩確實讓他陷入了廣闊無邊的貧寒。美好的理想和殘酷的現實使他在矛盾中周旋。他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可以平衡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起伏跌宕。東蕩子,這個木匠世家長大的孩子,他不願意再去當木匠,他鐵下心要當詩人。這樣的行為在別人看來有些荒謬,但沒有誰能阻住他奔向奇異意向的心,就像他說的“我灼傷的翅膀仍想撲向火焰”。生活沒有給他物質財富,卻給東蕩洲長大的孩子無窮的想象力。

東蕩子天生就是一個對詩歌充滿敏感的人。多年前,他給我講過一個生活場景帶給他思考的小經曆。有一次,東蕩子在街頭被一個賣老鼠藥的江湖人的叫賣聲吸引。那是一個敦厚的農民,他蹲在地上,極其平緩而有力地叫道:“藥在哪裏,老鼠死在哪裏。”頓時,東蕩子便覺得自己就是一隻躲在他麵前的老鼠。他又感到自己帶著一大群老鼠停在他的麵前,甚至他的牛仔袋裏全是一些可愛的老鼠。瞬間,他開始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難道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它卻道出了關於生、追求、信仰、執著、虔誠、權力、成功、失敗、光榮、苦難的秘密,最終是幸福的秘密?他感到幸福,又感到可怕。他在思考,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不是藥呢?誰又認為它們都是藥呢?東蕩子後來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偉人的名言都無法讓他記得比這句話更深刻。就是一句老鼠藥的廣告語,從此改造了他的思想,影響了他的寫作。他說,他一直懷念那街頭漢子,一個從未交談過而又有千百萬次與心靈有過交談的賣老鼠藥的陌生人。像這樣的例子在東蕩子的生活中非常之多,他是一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他總是在一些細微的事物身上發現一些有思辨色彩的東西。生活教給他的東西都是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