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2)

“施琅將軍!”

…………

軍情入火,在兵部討論出兵細節的同時,湖廣四川邊界,已經開始燃起了戰火。

四月十六,張獻忠殯天,四月二十五日,大西國使團入明,四月二十八日,湖廣總督堵胤錫已經派遣軍隊入川,有湖廣第十五方麵軍司令,中將劉體純,也就是在代縣投奔龍傑的老部下劉大胡子親自帶領三個師,自貴州東部已經被大明收回的思南府入川,五月初八,抵達大西國的都城,瀘州。

還真是就差一步,劉體純入城第二天,不甘心失去繼承權的孫可望已經勾結清庭cd將軍巴海,率領水路大軍十四萬,自沱江順流而下,直抵瀘州城下。

大西丞相潘獨鼇,大將軍白文選,五軍都督馮雙禮同樣擁兵七萬餘,支持劉體純抗擊,圍繞著瀘州古城,本來在川中抵抗建奴的大西軍與大西軍中央軍,率先燃起了戰火。

不過這個時代的通信與交通都是太不便捷了,重慶到南京足足有一千四百公裏左右,龍傑得到消息時候,劉體純已經入川三四天了,兵部又製定計劃了三天,於五月初六,應天方麵這才開始了全國動員令。

最先鋒還是報紙,應天不管自由先鋒報還是儒林報,幾乎都是以最大的標題標注出來。

《複我河山!還我錦官!》

《帝國男兒,拿起武器,收我天府!》

慷慨激昂的新聞言辭點燃了無數男兒的熱血,一時間各地辭工參軍的年輕人數不勝數,熱血澎湃中塞滿了兵部的地方武裝部,讓往年因為征兵而頭疼的武裝部官員忙了個焦頭爛額,登記的花名冊足足裝滿了幾個屋子。

不過這些隻能作為預備役,這次大明西征的主力還是以應天軍區一百零五個師為主,為了西征四川,明軍抽調了足足七十九個師,大規模的部隊在三天之內完成了集結。

五月初九,更令人動容的一幕發生了,在應天城西,當年朱元璋為徐達舉行誓師北伐的點將台,崇禎皇帝朱由檢親自主持了出征儀式,旋即親自背著自己的行李,三軍總司令龍傑如同一個普通士兵那樣,步行小跑在了大軍最前頭。

在這些年帝國修建的筆直柏油馬路上,二十四萬大軍兵分三路,拿出平時拉練的能耐,大步流星向前奔跑著,後頭,輜重營的馬車,還有剛剛投入使用的蒸汽大車,亦是拖著成噸的軍需貨品,緊跟著隊伍後頭,鋪天蓋地的大軍還有噴湧的黑煙,一時間成為了各地獨特的風景,雄壯的軍姿讓無數大明熱血青年為之沸騰。

不過,大張旗鼓的西進中,江南的防務,卻似乎被人刻意的遺忘了,頂在徐州淮河一線的邊防部隊,隻剩下了二十五個師的賀錦兵團,而長江一線,也隻有了疤臉夏雪宜的二十六個師,自淮河到長江之間,略顯得空虛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