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可以想象通過印度轉賣到歐洲,自景德鎮民窯等處出口的瓷器給歐洲的廚房帶來了多麼大新風潮。

還有那薄如蟬翼的絲綢,就連羅馬的教皇都以穿中國絲綢為榮,精致的東方馬車,和後世的勞斯萊斯,寶馬大奔那樣,成為西方的新貴,不過最賺錢的,還是茶葉,糖,煙草,香料這些消耗品,畢竟一件衣服省著點穿還能穿個幾年,一口茶,泡了就沒了。

擁有大半的印度市場,新大陸殖民地,間接還溝通著西方文明,從吃穿住行,大明都有貨物輸出,如此廣袤的市場可極大的刺激了本國自造業,自鬆江一直到南方的廣州,一係列沿海城市以及靠近的內陸基地,工廠林立,每天都有成箱成箱的貨物自工坊運出,一半供應國內,另一半則是直接裝上船,發往海外,每日穿梭在港口的船隻如過江之鯽。

海上馬車夫這個稱號,大明已經當之無愧的從荷蘭手頭接了過來,極盛時期,荷蘭有兩萬多條大小船隻漂浮在海麵上,如今,商業的刺激與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大明的船隻數量翻了個倍。

近代的氣息,開始由裏到外感染著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

…………

嗚嗚的轟鳴自冒著濃煙的鋼鐵怪物頭上響起,火車頭的開車師傅竭盡全力將輪刹加緊鐵輪,同時蒸汽機的閘門大開,提供動力的蒸汽大股的飛噴出去,在一陣金屬火花飛濺中,這個足足有一百多米的鋼鐵怪物終於在超過停車線五十六七米處,停下了腳步。

緊接著,各個車廂打開,一個個提著行李箱的旅客習以為常的下了車。

不過夾雜在人群中間,兩個捧著行禮呆頭呆腦的家夥明顯顯得頗為不合群,轟鳴著的火車,忙碌的車站,一切對他們來說,似乎都太過新鮮了。

北方來的鄉巴佬!

帶著我們應天人民什麼沒見過的自豪感,一大幫商鋪業務,書記,旅行商人,探親度假歸來的小市民高傲的斜著眼睛張望過去,不過這種發自內心的圍觀,不到片刻卻是消失的一幹二淨。

“玉兒小姐!”

一輛繪畫著紅色風帆,金碧輝煌的四輪馬車停在了出站口兒,十幾個穿著中山裝,體格健碩的男人警惕的挎著腰圍攏在附近,中間,一個戴著白色大花沿帽,穿著純白簪花長裙,靚麗的宛若一朵百合般的女子頗有些期待的等候在那裏。

這些年玉兒早已經不需要去登台獻藝了,可她的身影卻從來沒有離開公眾視線,鬆江醫院,常熟醫院是她代表龍傑建設的,上海縣大學是她出席去剪的彩,還有各地的福利院,如今玉兒也是相當於充當了龍傑的形象秘書,以她溫和柔美的一麵,繼續為她的義父拉攏著人心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