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大戰,鄱陽湖大戰,無不是如此。
偌大的明軍中,隻有李定國算是個異類,他在東南亞一係列戰鬥卻都是以進攻為主,是明軍少有的進攻型人才,他的部隊傷亡率不是最低的,可打仗卻總是最凶悍的。
而現實麵對的戰場卻同樣如此,印度是個位置的國度,它的山川地理僅僅顯露在地圖上,不是每一次都能有機會提前預設戰場,吸引敵人來戰的,能夠遊刃有餘的麵對各種環境,李定國比其他將領強了許多。
可如今,就算相信自己的長官,看著巨獸衝擊,大步行進在正中央的三個師現役部隊依舊也是心髒狂跳,拿著步槍的手都有些顫抖。
可就算如此,這些久經訓練已經到麻木的戰士依舊是按照自己軍官訓令,前排匍匐在地,刺刀斜指著前方,後兩排站直端槍,眯著眼睛瞄準著。
此時,麵對如此氣魄的衝鋒,實際上李定國的心髒也是砰砰劇烈的跳動著,然而,他作為一軍統帥,既沒有時間緊張,也沒有時間害怕,僅僅是捏著一塊懷表,看著上麵的秒針急促的數著。
“二十!”
“十五!”
“十!”
“五!”
地麵上,被散兵營扔下一串串通紅的東西隨著秒針滴答滴答作響,青煙也消散的差不多了,一部分被馬蹄子踩滅,更多的卻是燃燒到了那通紅的芯兒裏,隨著倒數第三秒的話音落下,第一個開始炸了起來。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地麵上一刹那仿佛燃燒起了劇烈的火花,大片大片的濃煙響起,不過這爆炸的殺傷力卻很一般,居然連戰馬的毛都崩不掉幾根,被李定國如此鄭重其事的扔在戰場上的,渾然是華夏婚禮喜慶開業時候最常見的鞭炮。
要是在國內,這模樣肯定嚇不到人,然而,這裏是天竺,這些阿三哥們從沒見過鞭炮,不光他們,戰象也沒見過!忽然間陣前四五十米,將近幾十萬響的大地紅鋪天蓋地的炸開,帶來的效果簡直是戲劇性的。
在鞭炮的驚嚇中,一匹匹阿拉伯馬驚駭的停住奔跑,人立而起,將背上的騎士狠狠摔在了地上,這還是不是最致命的,在鞭炮的轟鳴聲中,剛剛還在訓象人驅使下暴躁的向前衝的印度象亦是嘶鳴的揚起象鼻子,旋既在訓象人恐懼的叫嚷中,調轉了沉重的軀體,向後奔逃了過去。
戰象,以起龐大的體型,無與倫比的力量,成為曆代軍事統帥的寵兒,然而曆史上,其實戰象沒有那麼好用,反倒是戰象受驚四處踐踏導致自己軍團的潰敗戰例比比皆是。
幾秒鍾時間,鞭炮聲就連大明遠征軍的命名都給淹沒了,直到看著鞭炮炸盡,耳朵嗡嗡作響的明軍扭頭看到自己指揮官拚命地向前揮舞著軍刀,這才恍然大悟的猛地端起步槍,向前射擊。
前排兩輪槍擊過後,耳朵轟鳴也逐漸消散,急促的軍鼓再一次響起,端著槍,十個空心方陣又一次邁著整齊的腳步向前進發,將與混亂的孟加拉騎兵五六十米戰場距離全部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