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故事
德國傘兵的“十誡”
這是一份英軍在希臘作戰時從德國傘兵手中繳獲來的文件。標題是《德國傘兵的十誡》。
1.你是德軍精銳,對於你來說戰鬥就應該是一件愜意的事情。你必須找到方法,訓練自己,抵抗一切困難。
2.培養牢不可破的同誌精神,與你的同伴一起迎接勝利或者毀滅。
3.對聊天和不良習慣感到恥辱。男人行動,女人聊天,閑扯淡會把你送進墳墓。
4.冷靜而且謹慎,強壯而且堅定,英勇和好戰精神將讓你在戰鬥中無往不利。
5.在麵對敵人的時候,彈藥是最寶貴的。那些拚命射擊來恢複自己的自信心的蠢貨根本就不配作為傘兵。
6.永遠不要投降,要麼榮譽的勝利,要麼榮譽的死去。
7.好的武器可以幫助你贏得勝利,所以請好好的照料它們。第一是武器,第二是自己。
8.全麵理解你的任務,這樣如果你的指揮官死在半路上,你也能冷靜的完成任務。
9.帶著騎士精神與敵人作戰,對於背後放黑槍的人,不要做任何憐憫。
10.睜著眼睛,保持興奮,像獵犬一樣靈敏,像皮革一樣堅韌,像克虜伯鋼鐵一樣堅強,你們是日耳曼戰士的化身。
戰爭遺跡
克裏特島戰役紀念碑
位於克裏特島,為德國修建。
名人論戰
1941年7月7日,柏林。希特勒為“鐵十字勳章”獲得者舉行的招待會正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著。希特勒在進行完一番慷慨激昂的講演之後,走到第11空降軍軍長斯圖登特麵前,請他談談戰況。當他們談到克裏特激戰時,希特勒長長地歎了口氣,說:“將軍,通過克裏特島的激戰,可以說德國傘兵時代結束了吧?”這位德國空降兵的創始人陰沉著臉,坦率地說道:“元首閣下,您應該確切地說,克裏特島已成為德國傘兵的墳墓。”
軼事
由克裏特島戰役而產生的兩麵性
德國空降兵在克裏特島損失慘重,希特勒認為,傘兵時代已經過去,大規模空降作戰隻會導致更為慘重的損失。基於這一思想,德國很長時間裏幾乎放棄大規模空降作戰。“1942年秋,施圖登特竭力堅持,他的傘兵應當在奪取高加索地區要地中發揮空中突擊的作用,可希特勒的總參謀長約德爾對傘兵作戰不感興趣,堅持駁回該建議”。“在東線作戰的第一個冬天,3000名傘兵非死即傷,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在進攻荷蘭和克裏特島中生還的老兵,都是不可替代的。”直至1943年,德軍空降部隊才重新有所起色。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製約,在作戰中仍多是扮演步兵的角色。盟軍登陸諾曼底,德軍“有人提出在諾曼底發動空降反攻時,德軍最高統帥部拒絕了這一計劃,因為傘兵部隊已經在地麵投入戰鬥”。
與此相反的是,通過此次戰役,盟軍豐富了反空降作戰經驗。“此前,英軍完全不了解德軍空降部隊的編製、實力以及裝備;然而,英軍通過審訊被俘傘兵以及認真研究繳獲的作戰命令以及其它在該島打撈到的軍事文件,最終破除了神秘感”。此外,盟軍充分認識到空降作戰和空中機動作戰的潛力以及重要性,大規模組建空降部隊。英國“在克裏特島戰役即將結束時(5月27日),丘吉爾下令,英軍傘兵部隊由500人擴編至5000人。不到兩年時間,則為該數字的四倍,編成兩個師。”美國“受到德軍侵攻克裏特島的強大刺激,陸軍部於1941年一舉創設了3個傘兵營,和3個滑翔機營”。頗具諷刺的是,英軍翻譯繳獲的德軍空降作戰手冊,為盟軍大規模組建空降兵部隊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這些空降部隊在盟軍日後的戰略反攻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西西裏登陸中,美、英軍前後進行了4次空降作戰,共出動運輸機642架次,滑翔機153架,空降9816人。諾曼底登陸的第一天,盟軍投入6個師的兵力,其中有3個空降師,包括美軍第82、101空降師以及英軍第6空降師,這是當時盟軍全部的空降兵力。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組建盟軍空降集團軍,作為盟軍司令部的一個計劃與協調機構,以便在戰爭中不失時機地組織實施空降作戰。盟軍在克裏特島的戰術損失,卻贏得了戰略收益;而德軍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