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猿所向成大道(2 / 3)

“我們人族的煉體境分九重,依次是一重神采,二重勁道,三重招式,四重剛柔,五重神力,六重內壯,七重勇猛,八重通靈,九重不朽!”

“隻需要將肉體修煉到第四重便可凝氣,也就是說,人類的武者擁有肉體四重,便可以同時修煉煉體境和凝氣境。”

“至於凝氣境,人族各個門派因修煉的道法不一樣,所以凝氣境等級各不相同。我們玄清宗入門道法是《六道玄訣》,遂將凝氣分五大境界,從低到高依次是入清、玉清、靈清、上清、太清,每個境界又分初、中、後三期,每次躍進都是修為的大突破。”

“據說隻有玄清宗祖師爺的修為才抵達太清境界,如古籍所言,‘世受持智慧七品之人、從善功所得,自然衣食,飛行來去,逍遙歡樂,但死生之限不斷,猶有壽命,人壽九萬歲,遂稱天人’。”

“他老人家閑雲野鶴,參透天數,創立玄清宗,此後再沒人見過他了。”

淩子桓聽得異常興奮,因為他記得在父親的《巫族史綱》裏也有類似的記載,又好像略有出入,於是眨了眨眼睛,問道:“大師兄的修為到哪一境界了?”

“說來慚愧啊,我修為還是玉清中期。不瞞師弟,我們金係的弟子修行算是玄清宗最差的,所以你更要苦心修煉,定要為金係揚眉吐氣啊!”

姚致遠心裏明白,淩子桓矮小瘦弱,恐怕難以成大器,但麵對這樣一個初學者,還是避免直言才好。

“其實我覺得沒必要分什麼階段。”

姚致遠聽後,有些吃驚,又不解地問道:“師弟為何這麼說?”

“我覺得,兩人相鬥,彼此力量的差別懸殊並不能決定最後的成敗,往往一個細節都可能會逆轉局勢,甚至以弱勝強,反敗為勝。”

“如果這種所謂的階段會影響戰鬥者的情緒,使之喪失了本有的理智和對局勢的判斷力,那麼這個束縛修行中人思想的東西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如果是我來……”

沒等淩子桓說完,姚致遠捂住了他的嘴,因為他猜到淩子桓接下來會說什麼,“師弟,這種話可不能瞎說啊!這些門規法則都是玄清宗祖師爺所創,玄清宗有嚴令——凡對先靈有揣測、褻瀆之心,當斬斷經脈,逐出師門,永遠不得複出。”

姚致遠這麼說隻是想嚇嚇他,同時也是為小師弟的安危著想,可心中竟對這個剛拜入門下的少年刮目相看,他的想法雖然表麵幼稚,卻是別樹一幟,實為難得。

淩子桓嘴角露出一閃而過的冷笑,後又無奈地撇了撇嘴。

“好了,該說的我都說了,接下來靠你自己了。”說完,姚致遠轉身離開。

待姚致遠走後,淩子桓這才把目光轉到這些粗大的樹木上,隻見有些樹幹上有手掌拳頭擊打過的痕跡,便微微一笑,了然於胸。

大地上的一切都籠罩在淒靜的月光下,如時間卡殼一般寂靜,隻是間或傳來一陣樹葉摩挲的細碎聲。

時間似乎從未這麼安靜過,又或許本就該是這般的安靜……

淩子桓靜靜盤坐,身前一本《六道玄訣》,按書中所言,憑盡所能聚渾身之氣息,學會真氣運行法。

真氣運行法是道法修煉的入門速成法,也是道法修煉的基礎,屬道法五行地元功法的一部分。學好了真氣運行法,打通了任督二脈,就可以進一步運轉大小周天,進入道法修煉的入清境界。

如此,修煉者便能初步在身體內運轉真氣,但隻是運轉,而非真正掌握。能將真氣通過肢體灌輸出來,就到了道法修煉的玉清境界。

正當淩子桓聚精會神之時,餘光驟然發現窗外似有人影掠過,滿月下一閃即逝的暗黑投映在窗欞上,潮鳴電掣一般,顯得異常詭異。

待他扭頭看時,隻有月色朦朧中樹葉婆娑交織的斑駁,跳動的音符彙成清脆的沙沙聲,給人一種恬靜和舒適,可剛剛仿佛閃過的黑影……

淩子桓敲了敲腦袋,不再多想,可能是自己初學此真氣運行法,稍有不適,產生幻覺也不是不可能。

不遠處的樹梢上,屹立著兩身影,腳尖輕輕踏著樹葉,月影滿地,近乎柔美。

“薊澤,現在你可滿意了?”長袍男子字字吐出,說得尤其緩慢,語氣中卻隱隱有些不耐煩。

旁邊的薊澤微微一聲歎息,任著金燭峰的寸縷清風撫摸著額頭垂下的青絲,映下的瘦弱身影被拉得好長好長,“我愧對師妹的在天之靈啊,辜負她臨終前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