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盈餘管理測度方法的比較和分析(1 / 3)

盈餘管理測度方法的比較和分析

論壇

作者:潘廣偉

摘要:盈餘管理一直是財務會計實證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盈餘管理的測度方法又是影響實證研究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本文在對盈餘管理實證研究中常用的測度方法進行歸納的基礎上,分別從前提假設、模型功效和適用範圍三個方麵進行了比較和分析,最後提出了對未來測度方法改進的啟示和展望。

關鍵詞:盈餘管理 測度方法 比較分析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盈餘管理一直是財務會計實證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對於完善會計準則的製訂和執行、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優化資源配置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信息越重要,由於會計信息具有經濟後果性,其就越有可能被盈餘管理所利用。在盈餘管理實證研究中,盈餘管理測度方法的確立是影響實證研究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對此,國內外學術界研究並提出了許多方法和模型,但各種方法的合理性仍存在爭議,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完美的盈餘管理測度方法。本文欲對當前盈餘管理實證研究中常用的測度方法做一歸納和比較,以便在以後的實證研究中更好的選擇和完善,從而提高實證研究的質量和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一、常用的盈餘管理測度方法

盈餘管理的測度方法和盈餘管理的類型以及實施手段密切相關。目前學術界對於盈餘管理的含義尚未取得一致的結論,但大都認為盈餘管理主要包括兩種類型,即應計項目盈餘管理和真實活動盈餘管理。針對不同的盈餘管理手段,研究人員現已提出的盈餘管理測度方法主要有四種類型,即總體應計利潤模型、特定應計利潤模型、真實活動盈餘管理計量模型和盈餘頻率分布法。

(一)總體應計利潤模型

總體應計利潤模型是盈餘管理實證研究中最常用的測度和檢驗方法,並且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常用的總體應計利潤模型主要包括:

1.Healy模型和DeAngelo模型。Healy作為盈餘管理實證研究的開拓者,他主要是通過比較不同樣本的平均總應計利潤來測度企業的盈餘管理行為。Healy模型首先假設企業的盈餘管理是任意會計期間都會發生的係統性行為;同時假設企業的非操控性應計利潤的產生是均衡的,若幹期的操控性應計利潤遵循隨機遊走的特點,但從長期來看,操控性應計利潤之和應為零。在這兩個假設條件下,將過去幾年總體應計利潤取平均值並作為非操控性應計利潤的估計值,然後用被檢驗年度的總體應計利潤減去該估計值,即得到本年度的操控性應計利潤。Healy模型就是用操控性應計利潤作為衡量企業盈餘管理程度的指標。DeAngelo模型從本質上可以被看做是Healy模型的特例。與Healy模型不同的是,它假設被檢驗年度的非操控性應計利潤和上一年的總體應計利潤相關,因此,它是用上一年的總體應計利潤作為非操控性應計利潤的估計值,然後用本年的總體應計利潤減去該估計值的差額來測度企業被檢驗年度的盈餘管理存在性和水平。

2.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Jones首次考慮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對非操控性應計利潤的影響,他經過分析提出營業收入變動額和長期資產是影響應計利潤的兩個重要因素,即非操控性應計利潤是營業收入變動額和長期資產的函數。Jones模型通過控製企業的收入變化、長期資產來反映經濟變動和企業特征對非操控性應計利潤的影響,以更準確地分離操控與非操控性應計利潤金額來測度企業盈餘管理的存在性和程度。

修正的Jones模型,從狹義上講,是Dechow等人提出的,他們認為Jones模型忽視了企業管理當局可能利用應收賬款來對主營業務收入進行操縱,從而達到操縱報告盈餘的目的。因此,修正的Jones模型指出在估計非操控性應計利潤時,應該從主營業務收入中剔除應收賬款的影響。從廣義上講,是所有對傳統Jones模型改進的模型。比如,由 DeFond 和 Jiambalvo提出的截麵Jones模型,由Dechow、Sloan 和 Sweeney提出的分行業Jones模型等。

(二)特定應計利潤模型

和總體應計利潤模型相比,特定應計利潤模型不是利用總體應計項目,而是通過一個特定的應計項目或者一組特定的應計項目來建立計量模型,以此來測度企業是否存在盈餘管理行為。這些特定應計項目在企業總應計中所占比重很大,預期管理人員的操縱會反映在這些特定的應計項目上。研究人員會憑借專業的會計知識和對行業特殊性的把握,較為全麵準確地識別出特定應計項目的影響因素,以更為精確地分離操控和非操控性應計,達到測度盈餘管理行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