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型企業會計人員由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的思考(1 / 2)

大型企業會計人員由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的思考

工作研究

作者:任麗萍 劉江

摘要:現代大型企業會計人員不能僅局限於會計核算,而應該能夠綜合運用財務會計信息為管理決策提供意見和建議,即從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乃至決策會計轉變。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有豐富係統的財務、經濟、管理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有審計、法律及金融知識、計算機及信息知識。本文對大型企業會計人員由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大型企業 核算會計 管理會計

代大型企業一般業務工作量大,業務覆蓋麵廣,核算複雜,會計崗位設置多,要求會計人員分工明確,綜合業務能力強,財務素質高,但實際工作中,大型企業財會人員普遍不能滿足這種要求,甚至沒有小型企業財會人員業務能力全麵,有多方麵原因。

一、大型企業財會人員綜合業務能力差的原因

(一)受製於崗位設置。大型企業內財務崗位設置多,分工細致。財務部門崗位配置少則6-7人,多則11-12人,更大型的集團公司財務甚至有十幾個科室,上百人。每個崗位都有固定的業務劃分,一般設有出納崗、報銷崗、成本核算崗、資產崗、稅務崗、往來崗、預算崗,綜合崗、副科長崗、科長崗等。一般定崗定員,每個會計人員具體業務由崗位定立,不輪崗的話,沒有機會接觸其他崗位業務。

(二)業務接觸受製於內控授權。大型企業財務內控製度嚴謹,崗位權限設置嚴格。細致的分工授權,造成會計業務條塊切割,單個會計人員隻是業務流程某一環節的“螺絲釘”,崗位分工造成接觸業務麵窄,大多數人無權貫通整個財務會計管理流程。

(三)受製於信息化係統。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財務部門應用的係統越來越多,大型企業要用到多個係統軟件,以油田企業為例,一級核算目前就有EPR係統,FMIS7.0財務係統、AMIS資產係統、預算係統,資金係統、集中報銷係統、稅務係統、綜合台賬係統,財務綜合管理平台、ADOBE、大司庫等等,許多單位內部核算還有自己開發的係統,如:內部核算係統、物資消耗管理係統、收入核算係統等等,如此多的各類信息應用係統,需要按崗位分工操作,每個會計人員疲於掌握崗位授予權限幾個係統、幾個功能,沒有權限或沒時間去學習軟件的其他功能,造成業務片麵。

(四)受製於核算任務。大型企業的財務普遍核算越來越全麵、越來越精細。大型企業業務量大,核算複雜,而對於預算管理、費用要素、輔助台賬、資產管理、資金流等等都有細致嚴謹甚至苛刻的要求,因此,要求每個具體操作的崗位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及嚴謹的態度,所以,大型企業每個崗位的工作壓力非常大,疲於自己的業務範圍,無暇接觸、學習其他業務。

(五)受製於輪崗。為了保證業務的熟練操作,大型財務部門一般兩年輪崗一次,有些單位,除了出納崗,其他崗位甚至2-4年才輪崗一次。雖然都是會計崗,但每一次輪崗,則意味著要去學習新知識,幹新業務,操作新係統。大企業核算的細化,輪崗對財務人員來說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大部分財務人員並不是樂於接受的。多數人對工作出現厭倦情緒、畏難情緒,精神狀態不夠好,導致厭學。因此,許多會計人員幹財務多年,仍隻會一、兩個崗位業務,不如在小企業幹一兩年的會計業務全麵。

(六)受製於知識更新。會計製度變化快,財務知識更新快,綜合水平要求高,是財務人員的共識,雖然,大型企業財務人員每年進行繼續教育,但基本上是對口培訓,如資產培訓,就資產崗人員參加;預算培訓,就由預算崗人員參加;稅務培訓,就由稅務崗人員參加。如此,造成了個別人對某項業務、某個崗很精通,但一輪崗,則業務生疏,甚至不能獨立頂崗,缺乏綜合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