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財務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的思考
財會教育
作者:田欣欣
摘要:為適應環境的變化,教育部對高校專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紛紛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但專業英語教學一直以來存在各種誤區和問題,影響其教學效果。本文以青島理工大學為例,分析了財務管理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完善措施。
關鍵詞:專業英語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 考核方式
前,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及科技競爭的進程不斷加快,為了更好地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我國需要大批專業技術過硬同時又精通外語的複合型人才。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這種變化對高校學生的培養工作提出新的挑戰,要求高校畢業生既要掌握專業知識,又要具備專業領域英語的交流和應用能力。教育部在1999年新版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2001年出台的“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中明確要求高校在完成英語的基礎階段教育後,必須進行雙語教學,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作為一所應用基礎型高等院校,青島理工大學也十分重視對學生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為會計、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開設了財經英語課程。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我校財務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存在一些需要完善、改進的地方。
一、財務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定位不夠合理
青島理工大學目前並未為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單獨開設專業英語課程,而是開設了財經英語課程,並由會計、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共同上課。因為專業的差異性比較大,所以課程內容的選取受到了很大的限製,隻能選取一些通識知識,並將課程定位為英語課程,其授課重點也主要在英語詞彙、語法的講解,教學的目標也隻能限定在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專業詞彙、能夠閱讀財經文章和具有一定的翻譯能力。這種課程的設置方式無法提高學生對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
(二)教學計劃有待改進
青島理工大學在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第五個學期開設財經英語課程。因為在該課程中要介紹專業相關知識,所以學生應在已完成核心課程學習的基礎上接觸專業英語。在青島理工大學,財務管理的核心課程包括財務管理概論、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概論主要介紹財務管理課程的課程體係、財務的本質、職能、財務管理的目標、原則、環境、環節、方法,重點要求學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及評估方法。中級財務管理主要介紹財務管理的具體決策方法,高級財務管理介紹的是特殊經濟環境、特殊理財主體和企業非日常經營中所麵臨的有關財務管理方麵的問題。在這種課程體係下,僅通過財務管理概論的學習,學生是不會接觸到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的具體決策方法的。
筆者連續兩年對財務管理2010級和2011級147名學生進行財經英語的授課。財務管理2010級的學生在完成了財務管理概論和中級財務管理兩門核心課程的學習後開始財經英語課程。2011級的學生在隻完成了財務管理概論課程的學習後就開始學習財經英語。通過兩個年級的對比,筆者感到2010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要明顯優於2011級。由於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2011級的學生在上課時經常無法理解課文的具體含義,教師需花大量時間對相關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影響了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