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師召見(1 / 2)

劉小邦之所以不想靠布丁賺錢,完全是因為他做出布丁,不是為了賺錢,若是被弄得太過功利,反而讓他覺得侮辱了自己喜愛的美食。當然,最重要的是,劉小邦覺得隻給一個品嚐足夠了,而且隨著釀酒的設施被建立了起來,今後生金蛋的雞才真正的出來,那豆腐簡直就是遜爆了。

劉小邦對於豆腐不怎麼上心,可是不代表他不會去做,實際上他早已經有了應對的方法,隻是一直以來豆腐銷量不錯,他才沒有著急改變。此時劉小邦讓公輸亮派出去查早石膏礦的人,已經回信,找到了石膏,這讓他信心倍增,有了這樣東西,必定可以讓豆腐的口感更上一層樓。

阿房自然不知道劉小邦的主意,可以說豆腐是她此時唯一的寄托,而且還是被劉小邦委托她做的,是她沒有弄好,豆腐的秘方被別人學了去。阿房從心裏,覺得有些對不起劉小邦,尤其是劉小邦對她更加的好,反而讓她更加愧疚,同時也想證明就算沒有別人的幫助,也可以自己生存下去。

最終,阿房還是放棄了用布丁來與豆腐一起賣的想法,實在是布丁的製作太費時費力,根本就不能量產,至少此時不能。劉小邦則是參與了一係列的豆腐改革,終於讓鳳鳴軒的豆腐,比市場上的口感,要好上數倍不止。與此同時,鳳鳴軒的豆腐,完全轉入了高端銷售,隻賣給那些達官貴胄,至於一般的百姓,買些其他的豆腐,過過嘴癮已經完全足夠了。

劉小邦則是全身心的撲入到了改革酒業的實驗當中,當然釀酒技術此時已經非常的成熟,隻是苦於無法提純,一直以來酒文化對中原大地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劉小邦此時要做的就是,將那些低度酒,通過反複蒸餾以後,釀造出高純度的美酒,隻是這個過程並不簡單,有了公輸亮的輔助絕對的進展神速。

可惜,一些細節上的東西,公輸亮卻無法滿足劉小邦的要求,因此,釀造出的酒,說實話並不能滿足劉小邦,即便對於公輸亮他們來說,這已經宛如玉露瓊漿一般。劉小邦經過三思以後,還是決定請一個人出山,當然就是公輸亮的父親,按照劉小邦的想法,除了這一位,估計很難有人再能做到。

公輸亮家裏並不富裕,對於這些能工巧匠來說,平時基本上沒有什麼用武之地,尤其是最近戰事連連,每個人都關心戰爭的進展,哪裏還有人想要做這些事情?劉小邦卻是知道,以後必然是秦朝大勝,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什麼,還是蒙頭發大財,此時鹹陽城基本上所有能工巧匠,都知道有劉小邦這個伯樂。

劉小邦此時倒是不怎麼著急去見公輸亮的父親,隻是反倒是公輸亮熱切不已,甚至還沒等劉小邦提出,他就主動邀請劉小邦到他家裏一敘,當然主要還是公輸亮他父親,對於劉小邦非常的感興趣。這倒不是劉小邦在鹹陽城名聲多大,而是劉小邦的奇思妙想,足以讓他為之側目。

大師召見,劉小邦自然不能不來,於是這一天,劉小邦就帶著蒙恬給他送來的保鏢,提著一些禮物就登門拜訪。畢竟要麵見的是一方麵的宗師,劉小邦對於這些方麵的人,可都是非常尊敬的,在他看來那些官員給後世留下的東西,反而沒有這些人留給後世有用的多。